又問,如果這期間沒有節假日,沒有休息日,還得天天待在單位里,甚至日夜不停,又怎樣?
朋友驚呼:“不可能!”
而就在“不可能”的驚奇中,衛輝市氣象局觀測員袁向春卻一干就是20年。
10月11日,提起20年的工作經歷,袁向春卻平淡地說:“其實大部分氣象觀測員都是這樣干出來的,只不過有的在工作中調整了崗位,而自己卻堅持了下來。”
袁向春的性格溫順謙謹,說話不緊不慢,對人和藹可親,但在工作中,他卻有一股子狠勁,加上在家排行“老五”,因此,同事們給袁向春起了個并不適合他性格的綽號:“拼命小五”。
他從1994年進入衛輝市氣象局就干起觀測員。那個年代,他一天要早、中、晚進行觀測,天天得待在單位。最為頭痛的就是氣象報表,全靠人工抄寫,而要求又極高,密密麻麻的數字讓人眼花繚亂,稍不注意就會出錯。
袁向春說,這幾年,科技發達了,不用像以前人工測報了,觀測全部達到了自動化,但要求卻比以前更高了,一小時一傳送數據,更是繁雜,不能馬虎。
2008年7月的一天,正在家休息的袁向春看到烏云密布、狂風突起,作為一個氣象人的直覺,感覺天氣將有重大變化,就趕忙去單位。誰知剛到單位,棗大的冰雹就下了起來,他來不及取地溫表的防雹罩,直接用身體護住了地溫表。同事看到后,趕緊給他的頭上罩了個臉盆,以防冰雹傷人。地溫表是保住了,但袁向春的頭還是受傷了。
像這樣的例子,在衛輝市氣象局給記者的材料中寫了七八頁。衛輝市氣象局局長高明義說:“作為一個外聘人員,袁向春能以單位為家,舍小家顧大家,實在是難得。他不但是我們衛輝氣象局學習的標桿,也是氣象人的驕傲。”
袁向春的家離單位僅200多米遠。這是為了他在工作的同時盡可能照顧家里,妻子趙海英不得不把家搬到了衛輝市氣象局的附近。
袁向春告訴記者,最感到愧疚的就是對不起妻子和兒子。由于自己常常春節都在單位值班,就連正月初二妻子回娘家都不能陪著去,由于在單位時間多,13歲的兒子袁鵬宇也有些和他“生疏”了。但袁向春說,自己的堅守也讓家人感覺到了職業道德的力量,從不理解到理解,由不支持變支持,這是讓他最開心和溫暖的事。
8個“250班無錯情”,8次被中國氣象局授予“全國質量優秀測報員”稱號,全國氣象行業氣象觀測技能競賽中“地面氣象觀測”單項第二名,河南省氣象局第一個外聘工程師……一個個不凡成績,一張張榮譽證書,訴說著袁向春作為一個氣象人的夢想和追求。
在袁向春的日記中,他寫道:堅持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堅持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20年的歲月見證,袁向春不但說到了,而且做到了。 □本報記者馬丙宇文/圖【原標題:“拼命小五”的二十年堅守——記衛輝市氣象局觀測員袁向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