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南社區,一提起七旬老人楊修申,居民都要稱贊幾句。原來,這名熱心的老人,不僅會補盆、修鍋,還會修凳子、換水龍頭,甚至疏通下水管道。他可給小區以及附近居民解決了不少生活難題。
幫別人 他是有求必應
楊師傅是鐵路部門電務段一名退休職工。他說,上班時,除了本職工作,他就愛干些雜活,如掃掃地,整理一下雜物,總之不愿閑著。
“那時年輕,精力旺盛,誰的自行車壞了,誰家的鎖有毛病了,我都管修。”楊師傅笑呵呵地說,他從年輕時就愛幫別人的忙,愛管“閑事”。鎖有毛病了,可以修修;鑰匙丟了,他還會配鑰匙。不過,那時配鑰匙比較麻煩,全是靠銼刀銼出來的。
楊師傅說,年輕時,只要他會干的,他都是有求必應。現在年齡大了,精力不同了,有些事情干不動了。當然,干動的,他依然是有求必應。
搬家時 老鄰居依依不舍
楊師傅的老伴兒說,原來,他們住在衛濱區英才小學附近,和老鄰居們相處得很好。結果,當初準備搬走時,老鄰居們戀戀不舍,都哭了。
楊師傅說,這事確實是真的。在老院住時,有的老人們身體不好,有的孩子不在身邊,誰家有個啥事,只要跟他說,他都會很快幫忙解決。
“換個水龍頭,幫著搬搬東西,換個燈泡什么的,都是些小事。”他說,其實也沒有什么可說的,舉手之勞的事。
巧手匠 會修很多東西
楊師傅說,搬到中南小區兩年多的時間,他不僅給該小區居民幫忙,也依然幫助老院的老鄰居,甚至連女兒家的鄰居找來,他也力所能及地提供幫助。
“中南小區老年人比較多,老人家的物品壞了,舍不得扔,凳子松動了,沙發腿不穩了,盆漏了,鍋壞了,都想修修補補再用幾年。”楊師傅說,大家知道他熱心,也會修,都來找他。他家的釘、螺絲、角鐵,甚至廢燈口,都常備著。像沙發腿晃蕩了,用上倆角鐵一固定,問題就解決了。
他家有電烙鐵,誰家鐵盆漏了,找個廢燈口(螺絲燈口是銅制品)或鐵皮,補一下,還能繼續用。“鍋壞了,也可以修。”楊師傅說,就連住在中同路的大女兒的鄰居,都找他補過鍋。□記者 平愛梅 文/圖【原標題:古稀老人默默無聞當“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