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聽說新鄉市有個這樣的世外桃園,一直沒時間去。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新鄉人,的確有些愧疚。趁著這個五一的長假,和妻子一起去爬了爬那里的山,戲了戲那里的水,也算給忙碌的心換取一些回歸自然的養料。在那里折騰了一整天,還真有一帆體會,拿來共享一下,也算給家鄉的旅游事業做些力所能及的宣傳吧。
在開始今天的游記之前,先來了解一些這座仙境的介紹吧,也算先設個套,一會兒再給你“抖包袱”。
八里溝風景區位于太行山南麓,河南、山西兩省交界,距新鄉市50公里,輝縣市20公里,景區總面積40平方公里。景區內重巒疊嶂、怪石嶙峋、獼猴跳澗、溪流潺潺,這里薈萃了太行山水之精華,集 奇、峻、險、幽為一谷。1990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八里溝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有植物種類1100多種。景區年平均氣溫14度,氣候宜人,大氣負氧離子含量達每立方厘米5000個,是一處“天然氧吧”。八里溝是南太行水精華薈萃之地,青山繞碧水,美景醉游人,徜徉于這一方原始山水之中,疑似步入世外桃源天上人間。
著名的八里溝, 幽深寬大,流水深切,奇峰林立,松柏蒼翠,到處是泉眼涌涌任意流,溪繞山林漫自游。溝頭即是著名的八里溝大瀑布,排山倒海,直落千丈,雷鳴震耳,氣勢雄偉,激起數米高沖天水花,化作迷天雨露,谷風吹來如云翻涌,陽光一照,七色彩虹舞于崖壁和深谷之中;遠望素帛飄飄,節節下瀉,猶如長龍戲水, 近看明珠閃爍,白帳飄抖,似銀龍墜潭。盛夏之季“赤日行空中不識, 炎無酷暑汗自收”;由于氣勢非凡,人稱太行天河。有人贊曰:“白練千絲墜,清波萬丈懸,源出 九霄外,寒生三伏天”。
在跨入八里溝景區之前,有一段很長的盤山公路。大巴在“S”型的山道上穿梭,山道也就能容下倆量大八車并行,所以在旅游的高峰期,這條通往仙境的山道倒成了一條“車蛇”,一點點的挪動著。透過車窗千萬不要向下望,否則你會窒息于腳下的萬千峭壁。車外除了巍巍太行山的余脈,就是筑在山間的人居之所。這時妻子在耳邊輕輕的感慨,住在這樣的地方有多好呀,山水相間,冬暖夏涼,一派世外桃園的情懷。是呀,不只現在的人對山水有如此的戀愛,中國的古人早已把這種熱愛自然,回歸山水的情趣注入了炎黃子孫的血液。單不說那篇著名的陶潛之作《桃花源記》,也不提那個“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的王維,就看看我這個毫無文學修養的粗人,都忍不住要為這山水吟詩誦詞,足可見其迷人之處。此時此景,更激起了心中對那隱藏于萬山叢中,廬山真面目的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