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廣斌,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農村走出來的農家子弟,而今卻成了新安縣“全民創業之星”。他出生于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瘋狂”年代,但一直發奮讀書。1983年剛讀完高二就考入華南理工大學,1986年被保送到清華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1990年清華大學畢業后,本有一份待遇優厚的工作,他卻從廣東佛山市來到新安縣,承租了一定已破產的村辦陶瓷廠。10年間他先后創辦了兩個高科技產品公司,并先后榮獲“洛陽市勞動模范”、“洛陽市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榮譽稱號。
2006年,他創建的洛陽中超非金屬材料有限公司被河南省政府授予“高成長型企業”稱號。他研制開發的“超細高白氫氧化鋁”被河南省科學技術廳認定為“高新技術產品”,公司被河南省科學技術廳評定為“高新技術企業”,他就是新安縣第十二屆人大代表、洛陽中超非金屬材料有限公司總經 理裴廣斌。
人們常說:“能拼才能贏”。裴廣斌就是這樣的人。
裴廣斌兄妹五個,他是家中的長子,因此幫助父母扛起家庭的重擔就成了他的責任,在困境中成長的裴廣斌,從小養就了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的良好習性。他從上小學到讀大學,一直勤奮努力,品學兼優。1990年大學畢業后,他被分配到廣東佛山陶瓷集團做研究工作。他學歷高,有發展前途,公司為了留住人才,給了他非常優厚的優遇。但他常為不能創業有負于理想、不去拼搏有負于志氣、不做出點貢獻有負于國家培養和教育、沒有業績有負于父母省吃儉用供自己上學讀書的一片厚望而苦惱。經過反復的思想斗爭,他于1991年毅然決定下海,義無反顧地投身到市場經濟的大潮之中,走上了興辦企業的艱辛之路。
初下海在廣東搞項目時,一沒錢、二沒經驗、三沒人支持,只能靠自己的一股子熱勁拼了。然而由于經驗不足,管理不善,拼來拼去,總是失敗。但他從不因失敗而氣餒,反而在長達七年的拼搏中從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中汲取經驗和教訓。正是由于他倔強而富于打拼的性格,使他的領導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斷提高,事業不斷走向光明、走向成功。1996年他在鄭州開辦了“鄭州金格陶瓷化工有限公司”,這一公司的成功興辦使他在事業上邁出了一大步。1998年他經洛陽衛陶廠廠長任書明的推介來到新安,承 租了城關鎮王莊村已破產的陶瓷廠,成立了“洛陽金格陶瓷化工有限公司”,主導產品是陶瓷坯用色料。該公司當年改建,當年見效,經過他的努力經營,經濟效益日益提高,年創產值在2000萬元以上,年繳納稅款在130萬元以上。經濟上不斷發展,管理上也日臻成熟,面對穩定而又可觀的經濟效益,裴廣斌沒有沾沾自喜和滿足,他又不失時機地探索新的發展領域。2000年他投資150萬元建立了特種氫氧化鋁研究室,經過兩年潛心研究,研發的“超細高白氫氧化鋁”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為使這一成果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003年他抓住縣域民營經濟大發展的良好機遇,創建了“洛陽中超非金屬材料有限公司”。
洛陽中超非金屬材料有限公司投資規模為1.2億元人民幣,占地面積214畝,主導產品是非冶金用氫氧化鋁,年產量為3萬噸。一家民營企業興建這么大一個項目,在當時的新安縣還屬首家。為克服資金不足、技術方案難度大的問題,他又以“能拼才能贏”的道理,說服他的4位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及經濟實力的師兄弟投資入股。建廠期間,他白天在現場指揮施工,晚上加班搞設計規劃。他精打細算、科學規劃、科學管理,節約資金達3000余萬元。長達兩年的工程建設期,面對各種困難,他從未因難而退,而是迎難而上,解決了許多難以想象、難以預料的困難和問題。他這種頑強拼搏精神,帶動和鼓舞著建設工地的所有員工。大伙齊心協力,埋頭苦干、加班;國點、積極奉獻,確保了工程的順利實施。2005年6月,年產3萬噸非冶金用氫氧化鋁項目工程建成投產,當年實現產值4000萬元,繳納稅金368萬元。2006年實現產值1.15億元,繳納稅款1716萬元。十余年來,裴廣斌的頑強拼搏終于贏得了勝利、取得了輝煌,成功地興辦了一個陶瓷坯用色料項目,一個非冶金用氫氧化鋁項目,成功地研制出“超細高白氫氧化鋁”、“干白氫氧化鋁”、“α—氧化鋁”三大系列產品,他的企業已成為河南省高新技術企業,他的產品已被認定為“河南省高新技術產品”,固定資產達1.2億元,年產值1.2——1.5億元,年繳稅金1500萬元,安置就業人員600余人,為新安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做出了突出貢獻。
十余年來,裴廣斌在獲得良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時,還以社會責任為已任,以實際行動積極回報社會。1996年以來,他每年都要給駐地學校用電買單,把學生學習用品送到學生手中。2005——2007年連續三年資助45個貧困大學生,幫助他們園了大學夢。他還先后資助了150余名困高中生完成了高中學業。他的模范行動贏得了社會各界的普遍贊譽。他的成就是他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的結果,他的貢獻體現出他富于創造的聰明智慧,他回報社會的一片愛心體現出他做人重人格、做事重風格的道德風尚。在今后的歲月里,他將繼續以頑強拼搏的精神鑄造出更加輝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