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州城南門外有個十里鋪,很早很早以前,曾出個插秧狀元。
這個插秧狀元沒有名和姓,外號人稱瘦猴子。瘦猴子從小就沒有了爹娘,跟著哥嫂過日子。哥哥待他非常刻薄,讓他砍柴、放牛、春碓、干農活,動作稍有緩慢,就要挨打,還常常吃不飽飯,所以瘦得皮包骨。
有一天,瘦猴子在放牛回家的路上,看見一只被人遺棄的小黃狗,躺在路邊凄慘慘的樣子,瘦猴子覺得怪可憐的,就抱了回來。哥哥看見他抱只狗回家,氣不打一處來,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憤憤地說:"家里人連飯都沒得吃的,你還抱只狗回來,還不趕快扔了!"
瘦猴子抱著小黃狗,向哥哥央求道:"不,不要扔了啊,你看它沒人管,餓得多可憐?"
"用什么喂養它!"
"它能吃多少?我省一口就是了。"瘦猴子堅持道。
哥哥見他固執,不肯扔狗,心里更來氣了:"你省一口?你吃的是誰的?"
瘦猴子面對哥哥的威脅,毫不退讓。他把懷里的小狗抱得更緊了,生怕哥哥奪去似的,噘著嘴嘟噥道:"反正我不扔!"
哥哥見瘦猴子那個倔犟勁,很想上去扇他兩耳光,然后將狗拉去扔了。可轉念一想,小小年紀,乳臭未干,翅膀未硬,就敢和我頂嘴。要是等他長大了,哪還得了!不如趁早同他分開,也減少一份負擔。他想到這里就連忙說:"好,好,你不扔也可以,你就跟它過好了!"
瘦猴子十二歲那年,也是揀回小黃狗的第二天,哥嫂跟他分了家。說是分家,只是分了一塊鷺鳥不屙屎的"仰天摟"灣田,還有村頭的一間小茅棚,其余的家產什么也沒給他。
瘦猴子和小黃狗在小茅棚里相依為命。白天一起去討飯,討一碗,人和狗分著吃;夜晚人和狗同偎在一捆稻草窩里,也算是彼此有個伴,倒也快活。
這年冬天,鵝毛大雪鋪天蓋地下了三天三夜,所有的村莊和山林都被大雪掩蓋得嚴嚴實實,白茫茫一片銀色世界。鳥鵲飛絕,狐兔蹤滅,家家關門閉戶,毫無生機。瘦猴子從稻草窩里鉆出來,伸頭看了看茅棚外,寒氣襲人。肚里饑腸轆轆,如鼓轟鳴。他撫摸著小黃狗,不禁嘆口氣道:"小黃狗,咱倆可三天米水未進了,怕是要餓死了。"說著,眼淚不禁潸潸而下。
小黃狗好像很通人性,聽了瘦猴子傷心的哭訴,它扒在地上,用兩只前爪抱住頭"嗚嗚"地哭聲了起來。哭了一陣,它抬起頭來,用爪子拍了拍瘦猴子的肩膀,好像是安慰他說,不要傷心,天不生無路之人。只要不怕吃苦,總會找出一條生路。它向門外漫天飛雪瞅了一陣,"汪汪"地叫喊了兩聲,然后撐起身體,像箭一樣沖了出去。瘦猴子以為小黃狗要到外面撒屎撒尿,可是出去了半天,都沒見回來。直到中午時分,才聽到小黃狗在門外叫喚。瘦猴子跑出門外,看它身上堆滿了積雪,毛衣全濕了,嘴里含著一只野兔使勁地往回拉,雪地上拉出了一道深深的溝痕。瘦猴子急忙趕過去,將兔子拿回來,美餐了一頓。自此,小黃狗經常到野外去捉烏龜、抓野兔,瘦猴子也到野外刮樹皮、挖野菜,人和狗的共同奮斗,艱難地度過了那饑寒交迫的日子。
這年春天,瘦猴子看見別人的田都插上秧了,而自己那塊仰天接還是板田。要插秧得犁田,要犁田得有牛。瘦猴子沒有牛,只好向他哥哥借,可是哥哥不借,好話說了三籮筐,全打了水漂漂。瘦猴子沒辦法,只好用鋤頭挖。他人小力薄,又沒飯吃,挖一天,臂累腫了,腰累酸了,才挖了簸箕一大塊。沒牛種田,真是難啊。瘦猴子真想大哭一場,可是哭也哭不出牛來呀。他正發愁,哥哥走過來陰陽怪氣地說:"你不是養有黃狗嗎?叫黃狗給犁呀。"
瘦猴子擦干眼淚,扭過頭不予理睬。他怔怔地看著黃狗出神。只見那黃狗已長得腰肥體壯,象小牛似的,就堵氣地說:"黃狗就黃狗。"于是,他向黃狗喊道:"大黃,來,爭口氣,犁!"
那黃狗聽到瘦猴子的呼喚,歡快地從地上爬起來,"汪"地一聲象是答應似的,搖頭擺尾地跑過來。瘦猴子將自己灰色破褂脫下來,披在狗的肩胛上,然后將牛軛套在狗的脖子,系牢,真的要用黃狗犁田了。
黃狗犁田,亙古未有,可謂今古奇觀。這種稀罕事,不脛而走,很快傳遍報十里八村。人們像潮水般涌來觀看。正在野外踏青的信州縣官也好奇跑來,說:"做官做了幾十年,沒見黃狗犁板田。你若能在田里跑三圈,大老爺我賞你銀子錢。"
話音剛落,只見黃狗拉著犁比牛還跑得快,不一會兒,就將這塊田犁了半拉。
哥哥看黃狗犁田又快又好,也要借去一用。瘦猴子沒辦法,只好答應。哥哥套上黃狗后,用鞭子趕黃狗,黃狗亂蹦亂跳,還"汪汪"地叫,就是不走。不走,哥哥就死命用鞭子抽,越抽越不走,最后直到將黃狗打死。
天黑了,瘦猴子去哥哥要黃狗,哥哥沒好氣地說:"沒用的東西,要它作甚,我將它扔在田坎下啦。"
瘦猴子跑到田坎找到黃狗,見黃狗已被打死了。他哭得死去活來,用淚水和著黃土將狗深深掩埋了。
幾年來,瘦猴子和黃狗形影不離,相依為命,建立了深厚感情。現在黃狗沒了,自己身單影只,很是凄慘。不管白天夜晚,每當想起黃狗,就跑到黃狗墳前哭上陣。他一邊哭一邊說:"天寬寬,地綿綿,大黃跟我四五年。挨饑餓,受苦寒,反而幫我犁板田。老天若是長了眼,讓你來生做神仙。"
哭著哭著,也不知什么時候在埋黃狗的地方長起了一棵搖錢樹。他每次去哭的時候,樹上總嘩啦啦地掉下許多金燦燦的金錢來。
哥哥知道此事后,也裝著他的樣子去搖錢樹下哭,嘴里振振有詞地念道:"天寬寬,地綿綿,黃狗快給我銀子錢……"一語未了,只覺得頭上砸下一包東西,他以為是銀子錢,忙用手去摸,雙手粘糊糊的,用鼻子去聞,臭得鉆心,原來了一包狗屎。他氣得咬牙,連忙用鋤頭將搖錢樹挖了,挖了還不解恨,又用火將樹燒了。
瘦猴子見搖錢樹挖了,燒了,就一邊哭一邊在火灰里扒拉著。扒著,扒著,忽然眼前一亮,從火灰里滾出了一顆光燦燦的金豆豆。他轉悲為喜,想到黃狗可能已做了活神仙,變成金豆豆與我在一起,再也不分開了,他連忙將金豆豆揀起來,小心翼翼地揣在懷里。
瘦猴子懷里自從揣上金豆后,好像變了一個人。手腳麻利,行走如風,干起活來又快又好,一點也不覺得勞累,身上總有用不完的勁,尤其那散發的芬芳香味,像和煦的春風撫摸著禾苗,使人輕松愉快,沒有煩惱。
瘦猴子雖然人依然精瘦,但干起活來卻要頂幾個壯漢。每當干完自己的農活,就主動去幫助那些缺人手的鄰居們。農活中犁、耙、鍬、鋤,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尤其是插秧,更是遠近聞名的插秧能手。
有一年,皇帝微服私訪到光州,聽說了瘦猴子的故事,就想去見識見識此人。他來到十里鋪,瘦猴子正在田里與幾個插秧能手比賽插秧。皇帝跑去觀看,只見那瘦猴子不慌不忙下到田去,雙腳移開,雙膝微躬,身上不蹲,左手握住秧把,大拇指和食指飛快地將秧苗分成均勻的小撮,右手象玩魔術似的,把一撮一撮綠茵茵的秧苗不遠不近、不寬不窄、不歪不斜地插進田里,就象密密的雨點打在荷葉上頻頻擺動。一會兒功夫,就將幾個插秧能手甩去好遠。他插的秧,左看左成行,右看右成路,就象木匠用線彈的一樣。皇帝看得入神,不禁拍手稱贊道:"此子真絕!朕封你為插秧狀元。"話一出口,才知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金口御言,不可更改。馬上吩咐侍從拿來墨寶,當場御筆親題"插秧狀元"四個大字,敲鑼打鼓地懸掛在瘦猴子那間茅棚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