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小兒長到一周歲的時候,不論窮富家庭,都要為小兒過“周歲生日”。周歲生日很隆重,當(dāng)然其程度視家境而定。
在固始縣,小兒周歲要“試鞋”。因一歲以內(nèi)小兒基本上是抱著成長,很少下地。周歲以后,開始蹣跚學(xué)步。試鞋則是由母親或姑姑、姨娘做一雙繡有老虎頭像的布鞋給小兒穿上。繡工精巧細(xì)致,配色鮮艷奪目,小兒穿上十分神氣好看。
周歲生日禮的主要內(nèi)容是“抓周”。“抓周”又叫“拈周”、“試周”、“試兒”或叫“試晬”。這一天,親朋聚集,爺、奶、父、母到場,桌面上擺著香、燭及日常生活用品,文房四寶和其他象征性物品,由父母抱著小兒任其抓取,抓到某種東西,就象征這個孩子長大要干某一事業(yè)。比如抓取筆墨,長大后可能是文人;若取算盤,可能成商人等。
抓周禮在各朝代十分盛行!都t樓夢》里就提到寶玉抓周的事,說寶玉在許多物品中專抓胭脂、釵環(huán)。賈政十分不悅,說;“將來不過酒色之徒”。
今觀史籍,抓周禮可上溯至南北朝時期。在《顏氏家訓(xùn)·風(fēng)操》中記有:“兒生一期,為制新衣,盥浴裝飾,男則用弓矢紙筆,女則用刀尺針縷,加飲食之物及珍寶服玩,置其兒前。觀其發(fā)意所取,以驗廉貪愚智。” 在《宋史·曹彬傳》中有曹彬(武惠王)抓周的記載:“曹武惠王始生周日,父母以百玩之具羅席,觀其所取。武惠王左手提干戈,右手取俎豆,斯須取一印,余無所視。”此記亦見《玉壺野史》。
抓周當(dāng)然只是圖個吉利,是個象征。一個人的一生是由機(jī)遇、環(huán)境、智慧等各方面因素綜合決定的。決不是簡單地反映在“抓周”上面。巧合之事,當(dāng)然亦有,如上面所說的曹彬和賈寶玉。但這不是規(guī)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