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中秋、國慶長假里,信陽淮濱人徐其偉的燉菜館里每天都是賓客盈門。如云的食客中有三五好友相約聚會的,有闔 家團聚溫馨就餐的,也有外地游客慕名前來品嘗信陽美味的。“簡單的原料被廚師們燉出了家常的風味,看著菜譜不知如何選擇,吃到最后真是意猶未盡”,這是從 鄭州到信陽旅游、品嘗美味的楊作運先生對信陽燉菜的評價。
從最初的路邊大排檔,到如今已經在信陽市經營著5家燉菜館,徐其偉用了十幾年的時間。一直以來,他和廚師們不斷地精進燉燜工藝、更新研制菜譜, 在“燉”字上下足了功夫。他的餐館很少做廣告,今天所獲得的良好口碑和廣泛的知名度幾乎全靠食客們的口口相傳建立起來的,它的逐步發展只是一個縮影,見證 著信陽菜平地崛起的發展進程。
“信陽菜”這個名稱是2001年年初,中國信陽茶葉節組委會正式提出來的,并在當年的茶葉節組織了信陽市商貿局等相關單位編寫了“信陽菜”宣傳畫冊,并在茶葉節期間舉辦了“信陽名菜名點大賽”.這一舉措像一聲嘹亮的集結號,吹響了信陽菜蓬勃發展的號角。
在過去的十幾年中,無論是信陽菜原料的配送服務還是信陽菜示范酒店的建設都得到了持續發展。與此同時,眾多外出的信陽人在省內及省外各大城市經營著為數眾多的信陽菜館,極大地提升了信陽菜的發展速度,擴大了信陽菜的經營規模,促進了信陽經濟的發展繁榮。
“燉”在信陽菜的諸多烹飪技法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是信陽菜極具地域特色的飲食標簽,南灣大魚頭、商城清燉麻鴨等已經享有聲譽的信陽名菜皆是燉 品。燉出信陽特色、燉出信陽品牌,把既保留了食材的原初味道、又氤氳著家常情懷的信陽牌燉菜發揚光大幾乎是每個信陽菜從業者的愿望。
信陽菜以“燉”為品牌特色,走出了山水秀麗的信陽,走入了地貌廣闊的中原,如今正帶著信陽人的希冀走向全國。各地的信陽菜館把信陽菜淳樸原始的美味帶了出去,把信陽人包容開放的生活態度呈現給大家,更把今日信陽乘風破浪般的強勁發展勢頭展現給了大眾。(馬依釩)(原標題:信陽菜:“燉”出品牌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