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日前舉行民歌推介演唱會保護非遺
河南文化產業網訊:作為漢族民歌的最重要組成部分,載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信陽民歌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兼具南北民歌的特點。著名紅色歌曲《八月桂花遍地開》就是由商城民歌《八段錦》改編的,它唱響了全中國,影響了幾代人。信陽光山縣王大灣會議舊址日前舉行了信陽民俗風物展暨信陽民歌推介演唱會,來自新縣、商城縣、光山縣等地民歌手在演唱會上演唱了《栽罷黃秧去瞧妻》、《螃蟹歌》、《夫妻觀燈》、《打糍粑》等富有當地特色的原生態民歌。盡管天氣酷熱,但是演員優美動聽的曲調、詼諧幽默的演唱,還是吸引了十里八鄉的群眾前往觀看。
此次系列活動內容豐富多彩:《信陽民歌》參加CCTV《民歌中國》的錄制工作已經完成、以市政府名義公布的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64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在信陽師范學院啟動、信陽博物館開館籌備工作正在緊張進行、錦繡茶鄉——信陽市小戲小品曲藝大賽也正在進行中。
信陽民歌推介演唱會由信陽市文化新聞出版局、光山縣人民政府主辦,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及光山縣、新縣、商城縣有關部門聯合承辦,以光山縣王大灣會議舊址為依托,組織我市優秀原生態民歌手和專家,以演唱加評論的形式介紹信陽民歌,推廣普及有關知識,促進文化傳承。同時組織人員參觀王大灣會議舊址和民俗博物館,展示該館的豐富館藏,讓更多的人了解信陽的民風民情和寶貴的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