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信陽 >> 名人名家 >> 逸聞趣事 >> 瀏覽信陽

鄭維山說:不能站在原地等候

2012/4/19 16:19:00 點擊數: 【字體:

  
    離指揮所不遠的地上躺著一顆手榴彈,很冷靜,沒有爆炸的意思。

    一顆瞎彈,不知敵人什么時候投來的。但是,每一個看見它的人,都覺得它隨時會把這個世界炸得血肉橫飛。
 
    鄭維山的心情異常沉重。
 
    多日來,他和他的3縱隊在平綏線上與敵人頻頻周旋,人困馬乏,勞累過度,這位身體壯實的司令員明顯地消瘦了。胡耀邦政委剛剛調走,新接任的王宗槐同志對部隊的情況不太熟悉。3縱隊作為主力參加平津戰役,這使鄭維山感到驕傲,同時也有幾分莫名其妙的恐慌,說不清為了什么。
 
    就在這時候,他收到了兵團楊得志司令員、羅瑞卿政委的一份電報,電文的大意是:……軍委已嚴令責備我們到達太遲,致敵35軍得以東突,影響整個作戰計劃。現要我們確實圍著敵35軍于現在地區,并隔絕與懷來的聯系。如果跑掉,由我們負責。我們已對軍委負了責任。因此,我們也要求你們嚴格而確實地執行我們的一切命令,誰要因疏忽或不堅決而放走敵人,是一定要追究責任的……
 
    因為前面的失職,這道發往下級的軍令的權威性顯然是加強了。
 
    這是在幾次周折與失敗之后發出的第一道軍令。鄭維山的沉重心情之上又壓上了一層沉重的負擔。他并不怕擔負責任,而是擔心也許由于自己指揮不周給戰局帶來無法彌補的被動。
 
    現實確實是如此:一切法令、制度的懾服力,越是生活在基層的人越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因而就越能被它所制約。
 
    鄭維山反復看著電報。
 
    窗外,午后的時刻寧靜極了。一切都顯得那么低矮、壓抑。一切仿佛都在思索著。由于陽光太少?由于道路太窄?……鄭維山望著窗外脫凈了葉子的樹椏沉思著。生命,在靜謐中集著醒后的力量。要把郭景云包圍在新保安。如果35軍東逃,或者傅作義派出的104軍、16軍西出接應35軍成功,這兩股濁流匯聚一起的后果將是不堪設想的……
 
    鄭維山沒有再想下去。不是不敢想,而是那樣的結局與他無關。
 
    一份電報把他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到堵截35軍東逃上了。扔在他面前的雖然是一個他怕著又盼著的血與火的世界,但是他相信未來。
 
    鄭維山率領著隊伍出發了,奔波在新保安西南的丘陵地帶,迎擊西援35軍的敵人。
  
    隊伍里靜悄悄的,沒有人說話。
 
    天黑了。幾乎在人們沒有留意的那一瞬間,白晝便溜得沒影兒了。夜空里翻卷著烏云,山野一片寂靜。一切都仿佛罩上了一層可怕的、槍炮即將打響時的那種恐懼的陰影。有幾顆星星沒有被遮住,它們從濃云里露出寒冷而清淡的微光。宇宙間并沒有因為有些微光而變得溫柔。相反,倒是更加寂寞而可怕了。隊伍在夜色里穿行,過河,穿莊稼地,跨溝,走野墳……看不見隊影,只聽沙沙沙的腳步聲。
 
    堵截郭景云的地方在哪里?
 
    鄭維山心里有數,好像又數兒不大。他不時與身邊的同志交談,了解敵我的情況,也把自己的想法講出來。
  
    是的,他和他的縱隊是倉促奔赴平綏線的。眼看要出發了,上級一個命令,把胡耀邦政委調走了。兩位老戰友幾乎連坐下來話別的時間都沒有就匆匆地各奔東西了。戰場上就是這樣。鄭維山率兵向新保安挺進,他心里有幾分不安。
 
    這次,兵團讓他的縱隊在新保安附近堵擊敵人,這個任務他是明確的。但是,心里總是不太踏實。這一帶敵人和友鄰部隊的情況對他來說均是一張白紙。新保安東面必將是兩家爭奪之地。毛澤東下令要在這里堵住35軍,傅作義又想從這里接走35軍……
 
    一個指揮員如果帶著這個“空白”去指揮作戰,打敗仗是必然的。即使取勝了,那也是靠運氣揀到籃里的幸運兒。
 
    寒風在那遙遠的不知什么地方糾纏不息,部隊仍在行軍。
 
    鄭維山把幾個作戰參謀叫到身邊,說:“馬上派人沿著洋河南岸向東偵察。任務是看有無接應35軍的敵人。這是其一。第二,搞清楚我軍在這一帶有哪些部隊。”
   
    “派幾個人出去?”
   
    “一個偵察班。”
   
    大家明白了,這次任務事關重大。
  
    末了,他又叮嚀:“要隨時把偵察班摸到的情況給縱隊指揮所報告,不可延誤!”
  
    他下達了命令以后,覺得身上輕松了。
  
    偵察班出發了,把鄭維山的心也牽走了。
  
    當日上午11點,鄭維山得到了偵察班的第一個報告:土木方向有零零星星的槍聲。
  
    他攤開行軍地圖,尋找著土木,思考著這槍聲。土木在新保安的東側稍南一些,很可能是接應35軍的敵人開始行動了。
 
    新保安以東駐守著一支友鄰部隊。鄭維山要通了那里的電話,把聽到零星槍聲的信息傳遞給他們,希望引起注意。之后,他問對方:“土木地區有我們的部隊嗎?”
  
    “沒有。”
  
    “那你們有沒有阻擊敵人接應35軍的任務?”
  
    “我們的任務只是阻止35軍東逃!”
  
    鄭維山的心里一縮:土木地區是我軍的一個空白地!
  
    4小時后,偵察班的第2個報告火急急地送來了:大股敵人沿著洋河向西移動。
  
    現在,鄭維山可以肯定自己4小時前的判斷了:顯然是傅作義派出部隊來接應郭景云了。
  
    情況非常嚴重!
  
    敵人可以在新保安以東的這些空白地暢通無阻,長驅直入,直搗我包圍新保安部隊的后方。那時,我軍將腹背受敵,35軍就很有可能跑掉……
 
    鄭維山眉頭一皺,問參謀:“土木到新保安有多遠?”
  
    “10公里。”
  
    司令員的眼睛里射出了逼人的光。參謀忙說:“首長,我們的當務之急是派出部隊截住西進的敵人!”
  
    鄭維山何嘗不是這樣想的?
  
    上級規定了縱隊活動范圍在新保安的西南角,阻擊城東南面的敵人不屬他們的任務。
  
    那么,誰去阻擊呢?
  
    空白……
  
    鄭維山的腦子在發漲:這件事我要管!我應該管!
  
    他給城東的友鄰部隊打了幾次電話,都沒有掛通。
  
    只有求救他們了。請他們設法派出部隊。他不能給他們下命令,只能商量。
  
    可是,多急人!這電話……
  
    戰場上隨時出現的突然情況,兵團、軍委都不可能知道。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只是等待命令,見令才行事,那必然要被動挨打。眼下,堵住35軍不讓它逃跑,這就是全局;只有阻住接應35軍的敵人,才能有效地包圍35軍,這也是全局。
 
    司令員要實施他的權威了。他果斷地決定:縱隊除留下一部分部隊繼續執行原來的戰斗任務外,他率領兩個旅東出迎擊西援之敵。
 
    他給兵團發了電報,報告了自己的這個部署。先請示后行動的常規做法顯然已經來不及了。
  
    傍晚,部隊連做好的晚飯都沒有時間吃,就由鄭維山帶領向新保安東南開發。
  
    他們摸黑到了宋家營村。原先計劃在這兒設立縱隊指揮所,可是,敵人已經先一步占領了宋家營。
 
    先頭部隊剛剛到村口,敵人先是射擊,繼爾便開炮轟擊,根本不允許突然出現的這支解放軍挨近村子。
 
    看來,這個小村里窩著敵人的大批部隊。
  
    鄭維山臨時改變計劃,將指揮所設在宋家營附近的堿灘。
  
    這是一個獨戶人家的房子,極為簡陋,燈一滅,滿屋都透著光亮,還有刺骨的寒風。鄭維山把有關干部召集來,做了如下的部署:現有的兩個旅正面、側面阻擊敵人;另外從包圍新保安的部隊再抽出1個團,調往堿灘附近,作為第2梯隊;所有部隊連夜要完成構筑第3線阻擊陣地的任務。
 
    從新保安方向抽調部隊?
 
    有人為司令員的這個決策擔心。包圍新保安的35軍,這是兵團交給縱隊的正宗任務,現在不去加強兵力包圍新保安,反而……
  
    鄭維山用鎮靜的目光望了望與會者,宣布散會。
  
    這時候他反倒沉著了。因為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后,他終于明白:不能站在原來的地方苦苦地等候,要大踏步地朝前走。既然要前進,就可能要踏傷一些舊的東西。
 
    黎明時刻,交戰激烈。俘虜證實:3縱面臨之敵正是104軍,由軍長安春山帶領。敵16軍在后面緊緊相隨。
  
    敵我雙方緊緊地咬在宋家營一帶,誰也不想退一步,誰也進不了。
  
    鄭維山有他的想法:敵人退了我們高興,敵人不退我們不算輸;緊緊地咬住敵人,我們就是勝利。
  
    104軍西進受阻,傅作義著了急。
  
    12架飛機從北平起飛,在鄭維山部隊上空狂轟濫炸。地面上,敵人則多路多梯隊輪番進攻三縱的防御前沿。
 
    與此同時,新保安城里的35軍沖出東門、南門,向東南方向猛烈突圍,與圍城部隊展開了較量。
 
    戰斗白熱化的凝聚點在鄭維山指揮的3縱隊兩個旅的陣地上。那是血與火的拉鋸戰,指戰員在頑強地抵抗,陣地失而復得,得而又失……每前進一步,或者每后退一步,都有成批的戰士倒下去。
 
    鄭維山給部隊下了死命令:陣地不能丟!
  
    他的眼睛都紅了。
  
    就在這時候,鄭維山接到了兵團的一份電報,電文稱:“鄭維山擅自將3縱圍城部隊主力調至沙城地區,如 35軍逃跑,鄭要負完全責任。”
  
    軍令!!!
 
    這位在火線上殊死拼搏的指揮員,此刻最需要的是上級、同級和下級對他行動的諒解和支持。他不需要山一樣的重荷。那對他的心太壓抑了!
  
    眼下要命的是,兵力太少,擋不住洪水猛獸般的104軍!
  
    這些,上級知道嗎?
  
    可是,如果放走104軍,怎么能把35軍包圍住?
  
   看來,上級并不完全了解鄭維山目前的處境。
  
   鄭維山立即回電,說明:這里情況嚴重,處境困難。望增援一至二個團。
  
    鄭維山不僅不收兵,還要“擴兵”!
  
    上級沒有給他增援部隊,一個兵都沒給。
  
    鄭維山還得和敵人頂著。
  
    敵人發瘋似的猛攻著。兩面的敵人都發瘋了,東邊的104軍,西邊的35軍。他們也試圖讓自己變成一把鐵鉗,把鄭維山夾碎。
  
    可惜,他們夾的是一塊鋼珠。
  
    鄭維山有多年與國民黨軍隊較量的經驗,他對部屬說:“敵人猛攻咱們不怕,只要我們頂住,到天黑他們就無能為力了,非散架不可!”
 
    部隊一直頂著堅持到黃昏,敵人那擰緊的“發條”松完了最后一圈,精疲力盡,軟塌塌地向東、西兩邊撤去。  
  
    35軍仍被包圍在新保安!
 
    后來,軍委通令表揚了鄭維山和他的縱隊。“板結”到此溶解。當然有人不悅……
 
    鄭維山呢?因為長久的孤寂和痛苦,他得到的狂喜也顯得很冰冷。【原標題:鄭維山說:不能站在原地等候】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河南省新縣旅游局辦公室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