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城市信德鞋材有限公司董事長:馬紅旗的創業之路
2013/9/27 15:45:02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從一個走村串戶的小販,到擁有200多名職工的信德房地產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再到擁有7400多名師生的紅旗學校的董事長;從一個普通百姓成長為我市的鄉鎮企業家、市十大杰出青年、市工商聯主席、省市勞動模范、省市人大代表——馬紅旗意氣風發,一路向我們走來。
致富不忘眾鄉鄰,積極支持發展社會公益事業
多年來,馬紅旗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艱苦創業,不僅贏得自身事業的成功,還吸納了周邊群眾就業和帶動他們創業促進群眾致富。
上世紀80年代初,馬紅旗創辦了項城秣陵皮革廠,艱苦創業,不斷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產品質量,通過對企業實行科學管理,引入競爭機制,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安置就業人員一百多人;自1998年以來,企業每年向國家繳納稅金300多萬元,累計納稅5000多萬元。2006年,投資3500多萬元創建了項城市信德鞋材有限公司,安置就業人員200多人。2008年又創建了河南省信德房地產股份開發有限公司,安置就業人員200多人,年納稅金1000多萬元。
敢于擔當,勇于承擔社會責任,是優秀的新時期民營企業家所應具有的優良品質。近些年來,馬紅旗致富不忘社會,積極參與各類社會公益事業,用實際行動為社會奉獻愛心。1998年,長江流域發生特大洪災,他慷慨解囊,向災區捐贈了價值10萬元的小麥面粉。2002年以來,他先后資助100名貧困大學生,累計資金20萬元;2005年以來,累計向慈善機構捐款20萬元。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馬紅旗心系災區,又先后向災區捐款12萬元。馬紅旗先后被評為“項城市鄉鎮企業家”、“周口市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項城市十大杰出青年”、“河南省勞動模范”等,并在人民大會堂受到了全國人大原副委員長司馬義·艾買提的親切接見。
傾力搞好民辦學校,惠及萬千學子
生于農村成長于農村的馬紅旗,長期以來深刻體會到家鄉破舊的教室、擁擠的教室、失學的學生,深刻認識到為家鄉的教育事業貢獻力量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創辦一家高標準的學校就成馬紅旗心中的夢想。2001年,這個夢想終于迎來了實現的機會,國家出臺了鼓勵社會力量辦學的優惠政策,在項城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馬紅旗先后投資8000多萬元,興建了一所高標準現代化的紅旗學校(現有93個教學班,師生員工7400多人),并設立了“紅旗獎學金”,獎勵那些成績優異,同時家庭困難的學生。
馬紅旗學:“在紅旗學校我不會讓一個成績優秀、家庭貧困的學生失去上學的機會。”辦學11年來,該校先后減免品學兼優的學生的學費達8000人次,累計資金1000多萬元。項城市紅旗學校榮獲“全國外語實驗學校”、“第四屆全國各族青年團結進步先進集體”、“全國學習型學校”、“河南省優秀民辦學校”、“河南省最具創新力榜樣學校”等40多項榮譽稱號。
以身作則,維護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穩定
身為一位少數民族企業家,馬紅旗在自身發展的同時,始終堅持把促進民族團結、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作為自己應做好的一項基本工作,時刻不忘發揮自身優勢和社會威望,為維護民族團結進步做出各種努力。連續多年來榮獲“項城市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周口市民族團結進步模范”。
注重民族團結教育從學生抓起,把民族團結教育寓于紅旗學校的會議、課堂和各項活動中。制定了民族知識教育課程,教育全體師生員工要了解和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教育大家提高對民族團結進步重要性的認識,教育大家積極搞好團結、和諧相處。把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如打拳、耍棍)與常規體育項目融于一體。學校建有清真食堂,制定了食堂衛生安全責任書,實施了責任制管理。
求同存異,推進全市工商聯商會建設
優秀的人格魅力、雄厚的經濟實力、良好的社會形象和社會影響力,使馬紅旗深受全市工商界人士的廣泛好評,并被推選為項城市二屆、三屆工商聯總商會會長。
在其擔任會長期間,項城市非公有制經濟有了飛速的發展,工商聯會員數量和質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如何發揮好工商聯會員的作用,為項城市經濟社會各方面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就成為馬紅旗長期重點關注的主題。
引導工商聯會員企業有序競爭。項城市非公有制經濟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了農機配件、制革制鞋、服裝加工、防水防潮等優勢經濟版塊,組成這些經濟版塊的是眾多小微企業,在參與市場競爭中價格戰、對質量要求不嚴等情況時有出現,嚴重損傷了企業發展后勁,損傷項城產業形象。針對這些情況,馬紅旗充分發揮好總商會優勢,與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黨組緊密結合,成立相應的行業商會。通過發布倡議書、制定行業商會章程、和行業競爭制度來規范市場競爭行為,避免惡意競爭造成不良影響。
帶頭參與光彩事業回饋社會。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在事業獲得一定成功之后,普遍有回饋社會、造福鄉里的熱情。馬紅旗以總商會為依托,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模范,引領著項城市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積極參與各項公益事業。在今年項城市慈善總會舉行的“慈善一日捐”活動中,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共捐款1789240元。連續八年來,全市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積極參與“圓夢行動”,累計幫助500余名新考入大學的家庭困難學生解決入學資金。
展望未來,馬紅旗表示,他將繼續在通往人生事業成功的道路上,用自己的勤勞、超前的膽識、敏銳的思維和聰穎的智慧,去刻畫他輝煌的創業人生,去回報家鄉和社會。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根在中原(2012-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