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氏是五氏出現的最后一位神祇,中國古代神話人物。他的出現以后,結束了一個時代。因以農業為主,他的部落稱神農部落。中華大地經過三皇的辛勤努力,中華世界有了很大的進步,但人們的生活依然艱難。這時,偉大的各種神祇人物,應運而生。就在三皇之后,又經過漫長的若干年代,出現了下列五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媧氏;神農氏。五氏的“氏”的原意也是神祇,但神性比“皇”更少些,可列入第三個級別神祇。神農氏;因為他的肚皮是透明的,可以看見各種植物在肚子里的反應。這樣能分辨什么植物可以吃,什么植物不可以吃,親嘗百草,以辨別藥物作用。并以此撰寫了人類最早的著作《神農本草經》、教人種植五谷、豢養家畜,使中國農業社會結構完成。
五谷臺,位于淮陽縣城東北5公里處,土臺高丈余,廣10畝,傳說是炎帝神農教民稼穡,播種五谷的地方。附近有神農井,為神農教民澆灌五谷而掘。神農時代,炎帝就教人種植五谷,以充腹饑,炎帝把谷粒分為五種,分別起名為稻、黍、稷、麥、菽、炎帝在這里興農事,知耕稼,種五谷,故為神農,成為我國傳統農業的創始人。神農還曾親嘗百草,發明草藥,為人治病,被尊為祖國醫藥的創始者。傳說炎帝神農在位140年,在巡視到長沙茶鄉時無疾而逝,終年168歲。炎帝神農“都于陳”,完成了從游獵至農業的偉大轉變,以淮陽為中心的黃淮大平地原當是中國農業的發源地,后人尊炎帝為“五帝”之首,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