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蓮燈常在春節期間元宵燈會和節日拜壽等喜慶氣氛中表演,表演時根據場地的大小和演出的需要可分為一組或多組。但一組規定只限九人,一人一手拿兩盞燈,共四盞燈。竹木棍兩端置燈,表演時,藝人手持棍中間,可隨意擺出各種姿勢。
九蓮燈在街頭或村子里表演時,鑼鼓、嗩吶一路響起,一進村就把燈全部點燃,一字排開。在主持人的指導下,踩著鑼鼓點走各種各樣的步伐。表演藝人手拿蓮花燈,燈火隨風及走勢的帶動似一條游龍,動作十分優美,煞是好看。走著走著,隊形由一隊就變樣成了兩隊,走錯趟子、“長蟲蛻皮”等步子,一直進到場子,人再排成一隊繞場一周叫跑場。這時,主持人開始焚香、燒紙、祭拜天地,行大禮,燃放鞭炮。演出當中,鼓點就是現場指揮,一進入現場演員就聽鼓點指揮。鼓點有重、有輕、有快、有慢,哪一種鼓點對圖,哪一種鼓點對字,要根據鼓點快慢和輕重緩急來加以變化。步伐主要有錯對子,倒行子、走剪子、蓮花蹲式、波浪式等,圖案主要有紅蓮圖、牡丹圖、梅花圖、星月同光、六六和順、紅旗飄飄、星星閃耀等。對字也是根據每個時代的特點來對。解放前大都是“天下太平”、“五谷豐登”、“風調雨順”等,解放后對過“社會主義好”、“毛主席萬歲”等。近些年新創編的有“和諧社會”、“三個代表”、“奔小康”等。九蓮燈表演尤其是在夜晚更為壯觀,更具有觀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