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駐馬店 >> 傳統文藝 >> 文藝賞析 >> 瀏覽駐馬店

嗩吶吹開幸福花

2013/10/8 17:23:34 點擊數: 【字體:

嗩吶吹開幸福花
圖為第七代傳人劉琦和劉妞妞坐著悠悠練習吹嗩吶。

    又是一個好日子,7月12日,新蔡縣楊莊戶鄉馬營村棗樹莊農民鐘四家新房落成,特請來了澗頭鄉劉家嗩吶吹唱班在家門口吹吹打打熱鬧了一番。

    澗頭鄉劉家嗩吶吹唱班是由劉振東創建的。劉振東是新蔡縣澗頭鄉劉園村人。已是第五代劉家嗩吶傳人的劉振東介紹,劉園村共有14戶人家70多口人,是豫皖兩省交界處有名的嗩吶專業村,村里從2歲的娃娃到78歲的老人都和嗩吶結下了不解之緣。據劉振東說村里人之所以都會吹嗩吶,對嗩吶情有獨鐘是因為原來村里有4位老人會吹嗩吶,他們后來又把藝術傳承給晚輩,現在唯一健在的老人就是他的父親劉登豐。

    今年78歲的劉登豐,出身于嗩吶世家,9歲隨父學習嗩吶。劉登豐繼承祖藝,勤學苦練,發揚光大了劉家嗩吶演奏技藝,吸收了單吐、雙吐、連音等嗩吶演奏技巧,后來不但能用嗩吶演奏出輕巧的顫音、倚音和滑音,還能用嗩吶模仿出簫的柔美音色來,嗩吶吹奏給人以輕松、自然、流暢的感覺。由他帶領的劉園嗩吶班口傳下來的嗩吶曲牌有《凡乙調》、《打棗》、《二簧帽》、《鐃子戲》等。據劉登豐說,舊時藝人都是靠長輩口傳心授工尺譜學習曲牌,因不會記譜大多數原始古曲牌都已失傳。直到新中國成立,劉家嗩吶班才學會簡譜,方將上述曲牌完整地記錄下來,并收錄于《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河南新蔡卷》。直到第四代傳人,又將新蔡民歌改編成嗩吶曲,如《十二個月調情》、《小放牛》、《送郎》、《路引子》等。嗩吶班至今還保留的獨奏曲、二重奏、吹打樂還有《云里游》、《小開門》、《迎春曲》、《百鳥朝鳳》、《一枝花》等,影響深遠,甚受喜歡。劉家嗩吶班演奏的曲目還多次在省、市、縣獲獎。

    嗩吶藝術是中國歷史悠久、流行廣泛、技巧豐富、表現力較強的民間吹管藝術,是一種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已流傳1000多年,傳入中原河南地區也有700多年。嗩吶藝術也于2006年第一批入圍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國有20多個民族流行嗩吶,流行地區眾多。中原地區河南的嗩吶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其演奏風格、色彩及曲目方面在全國自成一家。其中,豫南地區以駐馬店為代表的嗩吶演奏曲目其演奏特點為熱情、奔放、質樸,堪稱中原地區嗩吶藝術的奇葩。地處淮河北岸,與安徽省接壤的新蔡縣澗頭鄉劉園村劉家嗩吶班就是駐馬店地區嗩吶藝術的典型代表。劉家嗩吶多為中、小型,吹出的聲音清脆明亮,好像能撥開云層見晴空,令人心神舒爽。

    劉家嗩吶班就是那樣鼓起腮幫,將一桿嗩吶舉向天空,幾節細細的吹管,一排整齊的洞眼,十根手指有節奏地排成序列,起起落落,吹管里流出音節不一的樂符。火紅七月,走進劉家嗩吶班,又聽嗩吶響起,讓人浮想是蝴蝶振動的翅膀。只是現在的劉家嗩吶班隨著時代發展的腳步,加進了時代內容和現代音樂元素。在內容上,他們除保留傳統的婚、喪、嫁、娶、禮、樂、典、祭及秧歌會等之外,創作了《全家福》、《鄉村來了計生員》、《淮河情》等反映現實生活的曲目,還吸取豫劇音樂元素,學習、演奏《花木蘭》協奏曲。在形式上,班里用上了架子鼓、電子琴、大喇叭,甚至吉他和功放機等,而且隨車也有了簡易的舞臺。現在嗩吶班除婚嫁、生子、建宅、喬遷、剃毛頭等喜慶外,當下凡新春開市、新業開張、新船下水起航、高考得中、晉級加薪、破土動工、送子參軍、旅游結婚、集體婚禮等,均舉行不同形式的喜慶活動,這些活動均有劉園傳人的身影。

    “七代輩輩吹嗩吶,喇叭里吹開幸福花。”劉振東提起劉家嗩吶班興奮不已,“現在班里人員常年活動在安徽、河南等方圓100多公里范圍,已傳至第七代的少兒,年收入豐厚,日子過得是芝麻開花節節高,幸福萬年長。”

    劉園村的嗩吶吹奏常年活躍在農村、工礦企業、城市社區,地方色彩濃郁,與群眾生產生活聯系密切,為發展中原地區河南民間吹奏藝術和活躍群眾文化生活作出了貢獻,目前已引起市、縣文化部門的高度重視,正考慮給予扶持。記者 韓祖和 劉付明 通訊員 趙學風 文/圖【原標題:嗩吶吹開幸福花】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駐馬店新聞網 2011年07月14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