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棠梨樹
清水河鄉張際陽村東南,有本村張氏祖墳,十八畝墳地植滿了棠梨樹,樹茂林深,云遮霧罩,進林地就好像進入原始森林一般。其中最大一棵樹粗至二人合圍,果實又大又甜,清香爽口,味道勝過萊陽梨。果雖好,可人們從不隨便摘食,全村人不擅動樹林一枝一葉一果。這棵大樹就是棠梨樹王,它保佑了全村近百年。
清朝末年,村前黃河北滾,眼看村莊就要沖進河里。村人趕忙請大戲,擺供品,以敬大王。可大王就是不現身。當夜子時,張姓族長夢見一位仙人來到家中,長袍上滿是棠梨枝葉圖案,手中一束棠梨花。說道:“去您祖墳樹林中取仙果作供品,大王自到。”次日早起,族長去林中,只見樹王結滿棠梨果,比往常任何一年結得還大還好看。對樹躬身施禮后,摘取幾十枚,速回戲場擺上神案。不一會,一條金色小蛇爬上神案,盤入大盤子口。盡管圍觀人群密不透風,喧聲嘈雜,鑼鼓鏗鏘,它安然自在,一動不動,在盤子中呆了大半晌才慢慢離去。從此,黃河多年不再北移。
民國年間,土匪為患。以黑沙泥為首的一股匪徒近百人,經常在這一帶牽牛架戶,四周村莊多次遭殃。鬧得方圓幾十里人心惶惶,雞狗不寧。張際陽村子不大,也較貧窮,土匪還沒來過。這一天他們終于來啦,但是村里早有準備。因為周圍村莊多次遭劫,半年前就建立了防衛組織,統一指揮,以武術隊、青壯班為骨干,全民參戰。夜夜有巡邏人員,分遠巡組、近巡組和內巡組,還有專門聯絡報信人員。一旦土匪來犯,人們按預定方案埋伏,鳴鑼為號,擊鼓助陣,人人奮力拼殺。
土匪來到村頭,鑼鼓手正握槌待擊,但不見土匪入村一步。只聽得馬蹄聲繞村一周,又回到村東頭,嘈雜一陣后就回去了。原來土匪到村頭后,滿眼棠梨樹,密密麻麻,里三層外三層,根本無法入村。他們繞村轉了一圈,到處一樣,才咋咋呼呼地回去了。
黑沙泥氣得兩頭一般粗,回到匪巢,一蹦三尺高,對探路的二狗腚連聲罵娘,惡狠狠地打了一頓耳光,問是咋探的路,二狗腚委屈地說:“探了兩遍都沒有樹,咱是看花眼了吧!”“混蛋!摸都摸得著,誰看花眼啦?”話雖這樣說,黑沙泥也曾在村頭路過兩次,確實不記得有樹。再者,連路上都秘不透風,村里人又是咋著出入?于是又命令三叫驢天亮后去仔細觀察。
三叫驢探后對黑沙泥說,除村周有零零星星的楊柳樹外,路口什么樹也沒有。又是快到半夜,黑沙泥再次率領眾匪徒進村,為了方便行動,還打起燈籠火把,真是明火執仗。來到村頭,見路上果然什么也沒有,就一聲吆喝,像瘋狗一樣進了村。黑沙泥騎著高頭大馬,突然一頭撞到大棠梨樹上,頭破血流,滾下馬來。這時鑼鼓震響,伏兵殺出,黑沙泥肩上挨了一標槍。他躍起上馬,腚上又挨了一刀。他顧不得開槍,大喊撤退,并搶先逃出村外。誰知他那些弟兄卻遲遲撤不出去。黑沙泥怕誤傷自個弟兄,也不敢開槍射擊。原來眾匪徒個個撞樹,有的碰破了頭,有的扎傷了眼,有的掛住了衣裳,有的在樹林中轉暈了方向,嚎叫成一片。又經伏兵沖殺,多數受傷,然后屁滾尿流地逃了村去。從此,土匪再也沒敢來過。
一九四七年,劉鄧大軍強渡黃河時,張際陽村也是一處渡口。黃河水急浪高,船只較小,水手們十分擔心部隊安全。正憂慮時,發現水位下降,流速變緩,浪頭也慢慢消失。恍惚中看見上游不遠處一道高墻橫河而起。近前一看,原來是稠密的棠梨樹林出現在河里,阻擋了大水大浪。人們又驚又喜,樹王又顯靈啦!大家立即起錨開船,連續數日將解放軍安全送到對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