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壽張縣城西南有個后三里村,是方圓百里的屠宰專業(yè)村,家家開宰坊。每逢集市豬羊交易日,便能看到此村的“手藝人”穿梭于羊群之中。他們一邊與賣主討價還價,一邊摸摸羊的肥瘦,掂掂羊的重量,掐掐羊的腰,抓抓羊的前胸后腿,就能估計個八九不離十。要出多少錢成交,此羊能宰多少肉,皮值多少錢,獲利多少,心中的小九九一清二楚。外人看在眼里,都佩服的不得了。
羊買回家中,在屠宰之前,都要虔誠的背誦歌謠:
羊兒羊兒您別怪,
你是陽間一道菜。
人家不賣俺不買,
人家不吃俺不宰。
要怪就怪你的主人把你賣。
這是一種儀式,包涵著村人不忍殺牲的愿望,以此來慰籍自己。
據(jù)傳,后三里村人開宰坊與村西北的“官坑”有關(guān)。傳說中壽張通往西的官道就緊臨后三里村的北面,“官坑”就在官道的南側(cè)。此村村風(fēng)質(zhì)樸,人們勤勞善良,遵老愛幼,男耕女織,路不拾遺,童叟無欺,過著田園式的幸福生活。
一日,有個會看“風(fēng)水”的江南蠻子,尋寶來到壽張縣城。他站在鳳凰臺前,舉目朝城西南觀望,看到后三里村“官坑”位置上白茫茫一片,如銀白色的云海;一團團霧氣裊裊升騰 ,直通云端。當他來到坑邊時,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傻了,只見有無數(shù)頂宰相烏紗帽有序地浮在水面上。
江南蠻子一看:這還得了,絕好的風(fēng)水寶地。此村代代出高官,輩輩當補相;我們江南人猴年馬月輪得上。不行,我要破了這風(fēng)水寶地。于是使妖術(shù)把坑中的烏紗帽系數(shù)掠走,然后將幾把宰羊刀擲入坑中,給偷換了主題。宰相、宰羊,即是諧音,又都有宰字。至此,就有了全村村代代會宰羊的手藝。
斗轉(zhuǎn)星移,多少年過去了,后三里村的屠宰手藝還是遠近聞名。“官坑”的傳說也代代留傳了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