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姑攔水的傳說
2013/9/3 9:27:53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北宋時期,黃河不斷決口,濮陽、清豐這一大片,老是發大水。有一年收秋時,黃河又開了口子,洪水從西南向東北,多村莊、田園被淹沒,多少人畜家具被卷進水浪。五強鎮被洪水圍著,眼看保不住了。這天,人們正在推土鎮崗,從南邊過來一個庵姑,進了南門。有人問她,從哪里來?回答是走迷了路。又問她到那里去?她卻搖頭不吭,再問她到這兒有啥事?回答是 賣土 。這才看見迷姑用衣裳衿兒包著一包東西,眾人看她是個傻子,一包沙土,不過六七兩重,有啥用呢!誰也不去理睬。迷姑一直往街里走去,邊走邊喊:“賣土賣土!” 走到丁字街口,停住了腳,撒了幾把沙土,又拐過頭來,順來路往回走,還是邊走邊喊:“賣土賣土!”反正沒人理她。迷姑出了南門,往東一拐,就把包里的沙土一下子撒到土坡上,眨眼功夫,迷姑不見了。打這以后,洪水并沒退,又遇連陰雨,一直下了七七四十九天,轉圈幾個村都淹沒了,就是五強鎮,水漲鎮也長,直到洪水退下。從此每年發大水,不管水有多大,也淹不了五強鎮。說也真有點奇怪:遠看五強鎮,鎮在低洼中,站在鎮中瞅,鎮在崗上立。
人們這才想起,那個賣土迷姑,就是上天仙姑下凡,保住了五強鎮。大家就在鎮東南迷姑撒上的高坡土蓋起一座寺院,起名就叫“迷姑寺。”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