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古代顓頊帝建都于高城(即現(xiàn)在的濮陽縣城東南10公里的高城村),膝下有一兒一女。太子和皇姑都很孝順,對父王百依百順。
有一年,太子為了表示自己對父王的孝心,在城東5里處,營建了一座地下宮殿,以使父王下世之后,仍能享受人間的榮華富貴。宮殿建成后,太子稟報父王,讓他去看看是否稱心。
這時皇宮內有個奸臣想陷害太子,就對皇帝說:“太子有殺父奪位之心,想提前篡位。”皇帝聽信讒言,寢食不安,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計劃利用和太子同去觀看宮殿之機將兒子處死。這一天,顓頊隨兒子來到陵墓,宮殿,帶著很感激的心情說:“吾兒先進去,父王隨后就去。”太子遵命進去,顓頊遂命手下人將門封死,太子被堵死在里面。故此傳為“太子墓”(濮陽縣胡狀鄉(xiāng)程莊村南地)。現(xiàn)古冢高約丈許,面積約15畝大。
顓頊帝回宮后想:兒子設計殺父奪位,肯定是和女兒串通好的。即然這樣,還要閨女何用?他于是又命手下人去殺皇姑。皇姑聞訊,隨抓一條金犬騎著向東北跑,到太子墓東北約100多步遠的地方,鞭子被跑丟也來不及拾,故此地稱之為鞭固堆(現(xiàn)已無存),當犬跑到距“太子墓”東偏北1里許的地方,累得四肢癱軟在地,再也站立不起來了,故稱此地為“狗堆”(現(xiàn)已無存),皇姑棄犬繼續(xù)東逃,當逃到“太子墓”東9里的地方,被其父手下人追上殺死,埋在那里,故稱 “皇姑墳”(位于濮陽縣城東35里的李莊村南地,古冢已被新建的避水臺所覆蓋)。
后來,顓頊帝真相大白,悔恨自己聽信了奸臣的讒言,心里非常悲痛。他想念兒女,經常站到樓上向東觀望哭泣。為了解除這種思念之情和遮掩自己的羞愧心,皇帝下令在“太子墓”的西邊半里的地方,筑一大土嶺。后人稱為“遮羞嶺”(此嶺被后人拉土成坑),現(xiàn)稱為“嶺子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