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三皇五帝中的舜帝一年四季在歷山上耕種,有一年他在歷山上種了很多瓜,歷山的四面坡上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瓜,遍地都是。
舜帝發現四面山坡上的瓜顏色、大小、形狀各不相同,很奇怪,就繞著山坡仔細觀察。原來由于瓜受到的陽光照射程度不一樣,就變了樣,有圓的、有長的、有花的、有白的。長在山南坡的由于受太陽照的厲害,瓜皮全變成了黑青色;長在山坡西面太陽有強有弱,全變成了花色;長在山坡北面的由于太陽照的很少,就捂成了白色,而長在坡東面的,由于早晨陽光弱,全是青皮,并且長有白毛,還掛著露珠。于是舜帝就按照方位和形狀給瓜記記號。長在南面的黑青色叫南瓜,所以南瓜到現在大多數還是黑青色。長在西面的有黑有青花皮叫西瓜。長在北面的叫北瓜,又因其皮多是白色,人們也叫它白瓜。長在東面青白毛掛著霜露的叫東瓜,雙因此瓜耐放,能越冬,人們習慣又叫冬瓜。
從此,瓜的形狀、顏色和名稱被舜帝爺固定下來了,直到現在人們還仍然沿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