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前縣風俗之雜俗
2013/9/18 11:54:32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一、送饃饃
女兒出嫁后的頭三年,于麥收后給娘家送饃饃、油炸子、糖包子等。
二、送花糕
女兒出嫁后的頭三年春節時,娘家給婆家送花糕。逢閏月,出嫁的女兒給父母送花糕。
三、穿耳
舊俗,女子皆穿耳。幼時以大針穿耳垂成孔,飾以金屬耳環。民國時期,城中女學生有不穿耳者。新中國建立后,此俗漸消。80年代以來,復有穿耳孔,帶耳環、耳墜者。
四、祭祀
境內祀神供祖,追悼亡者,禮儀十分講究,一般磕頭置供。一桌供有5碗饃饃,5碗菜。有的上三牲供,為雞、魚、肉。年節祀,磕頭數目為神三祖四。喪祭、周年祭,一般要焚紙箔、燒香、灑酒。追悼亡人一般是葬后三天和死后七天、三七、五七、十七、百天、一周年、三周年、十周年,有些村還有五年祭,十年祭最隆重。每祭必燒紙,周年祭還燒紙扎物。
五、尊師尚文
自古以來,本境人就講“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一輩子老師三輩子親”,既尊師,又尊孔。儒教思想一直規范著大多數人的言行,亦有供奉孔子牌位者。“文化大革命”期間大批“師道尊嚴”,稱教師為“臭老九”。70年代末期以來,尊師重教又漸成風,教師今已得到全社會的尊重。
六、柬帖
本地人崇尚禮儀,喜憂事請客常用柬帖,大致有請帖、喪帖兩種。柬帖格式講究,舊時有《帖式本》、《帖式大全》等工具書,供寫帖時參照。寫帖,多請學問深、書法好的人代筆。
七、抵押
農業高級合作化以前,本地興抵押借貸。將土地、房屋等抵押給別人,借取款項,按議定時限還款收回原物,過期即成絕賣。
八、房地產買賣
高級農業合作化以前,房屋、土地可以經中間人說合、議價、立約進行買賣。契約寫明房屋間數、土地面積、四邊長度、四鄰和說合人姓名、價款、付款方式、立約時間等,買賣者各執一份,政府蓋印者為紅契,無印者為白契。如有爭端,白契服從紅契。
九、義子 義女
認義子、義女,古有此俗。義父母有扶養或關照義子女之責。義子女照顧義父母,有年節探望、有病護理、去世后同族生子女一樣披麻戴孝送葬的義務。
十、分家析產
兄弟分家多由舅父或族中有威望者與家主共議,子、嗣子、贅婿有繼承權,女兒和后妻帶來的孩子無繼承權。房屋、土地、農具和其它家產一般按繼承人多少平分為若干份。父母可留部分田產,也可由兒子輪流供養。若有債務,兄弟均攤。20世紀80年代后,一般都是于兒子結婚前準備好房屋、家具,婚后另居,只是責任田按人頭分開,債務酌情分攤。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