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民俗之分娩
2016/9/23 15:50:18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婦女懷孕后,按照習慣要給小兒準備些刺繡精致花色鮮顏的肚兜、裹肚、圍嘴之類的小兒衣物。婆母則準備幾個小對方棉褥、尿布和小兒布衫等,布衫為藍色,做時不用剪刀裁,要一兒女雙全的夫婦,倒坐門坎用手撕針縫即可,俗稱“退毛杉”。說是因小兒初生,身上多毛,穿“退毛衫”能慢慢退掉。有不穿“退毛杉”,毛就難退之俗說。
自古以來,此地婦女分娩必須在婆家,臨產俗稱“快了”、“到時候了”。無論多遠,也要想法到婆家生產,產房多在本住室。首先由愛人或婆家兄弟把接生婆(此地稱收生婆)叫來,沖一碗糖水,首表謝意。產婦由婆母侍候,其余人不讓近前。以前均系土法接生,放一小板凳或草墊,讓產婦坐其上,背靠床等待嬰兒出生。此時床前點一堆柴禾取暖,以免產婦和嬰兒受涼。此地有“六月還凍胎娃娃”的說法。
嬰兒出生,稱“落地”,由接生婆用剪刀剪斷臍帶,后用少許線繩綁扎,再用軟布裹起,由婆母懷揣嬰兒隨母同睡床上。如遇胎位不正者,收生婆有時卷袖按捺,有時伸手正胎。遇難產,就在產婦肚上左一按,右一壓,俗稱收收捺捺以助產。有的讓產婦搬住門頭打墜肚,有的讓兩個抬一木棍,產婦趴在上面在房間來回走動,還有的產后胎盤不掉在下面系一鞋底,還有的用手使勁拽。
舊時,有不少婦女死于生產之時,所以有“一個孩子一樣生,說不定哪個送性命”之俗語。如生一雙胞胎。此地俗稱“雙生”。如生一畸形孩,稱“怪”、“怪物”,被認為是不祥之兆。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