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蕤,原名趙悔深,曾用名流螢,趙初等,河南滎陽人,1929年考入洛陽省立第四師范,1932年考入開封省立第一師范,開始發表文學作品。1935年參加北方“左聯”,1936年考入河南大學文史系。1937年“七七事變”后放棄學業,到《大剛報》任戰地記者,參加范長江領導的“國際新聞社”和“中國青年記者協會”。1939年秋到洛陽第一戰區《陣中日報》任新聞版編輯,并任“國新社”洛陽記者站站長。1940年因發表進步作品被捕,1941年秋到河南省印書局編《新兒童》,1943年春以《前鋒報》特派記者的名義,采訪了慘絕人寰的河南大災,發表了系列災區通訊《豫災剪影》。1944年到《前鋒報》主編文藝副刊《燧火》,1947年到《前鋒報·中國時報聯合版》主編文藝副刊《春蜇》,因反內戰、爭民主再次被捕。1948年8月攜全家奔赴豫西解放區。解放后歷任《河南日報》、《開封日報》副刊主編,河南省文聯副主席,主編《河南文藝》及《翻身文藝》。1952年參加全國作協組織的“赴朝寫作團”,在開城前線采訪,寫了《難忘的會見》等通訊。1953年調到武漢,任中南文聯和中南作協第一副主席,主持《長江文藝》編務。1978年任武漢市文聯副主席、武漢市作協主席,主編《芳草》雜志。
著有《李蕤文集》(四卷), 散文集《水終必到海》,小說《土的故事》、《九九歸一》,報告文學《難忘的會見》、《在朝鮮前線》、《掃雷英雄姚顯儒》、《豫災剪影》,評論集《文藝問題短論集》,通俗文學《快打美國狼》、《李玉仙翻身》、《種棉模范程立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