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參觀東趙遺址
鄭州東趙遺址的發現
得益于一段珍貴影像
5月21日上午,國內11位考古大咖發表一系列主題演講,演講內容從鄭州市東趙遺址、杭州市良渚古城遺址、陜西省神木縣高家堡鎮石峁遺址到洛陽市漢魏故城北魏宮城四號建筑遺址、遵義市播州楊氏土司遺址,再到烏茲別克斯坦國費爾干納盆地明鐵佩古城遺址、柬埔寨吳哥古跡。
鄭州東趙遺址
有夏商周文化遺存
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研究員顧萬發作了主題為《河南省鄭州市東趙遺址考古發掘》的演講。顧萬發生動形象地講述了遺址發現的過程及發掘方法等內容。
“為了準確找到東趙城址,我們從有關部門找到了一段十分珍貴的影像資料,這段影像資料,就是1938年德國為當時的中國國民政府拍攝的航片。”顧萬發說,影像資料預示著這個地方有大型遺址存在。隨后,他們又開始對這一地段進行勘察、鉆探,直到2011年,考古人員又對此地進行復查,初步判定東趙遺址存有城址,2012年春季又對一些重要遺跡進行了分析,確認遺址有夏商周文化遺存。
洛陽太極殿遺址開創中國及東亞古代都城布局新時代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工作站站長、研究員錢國祥作了《河南省洛陽市漢魏故城北魏宮城四號建筑遺址考古發掘》主題演講。
“2011年至2015年,結合文化遺產保護和絲路申遺的需要,在漢魏洛陽城啟動了以太極殿為中心的宮城中樞區考研勘察。”錢國祥說,勘察表明,太極殿由位于北魏宮城主要建筑軸線中部,東西向分布的三座大型夯土臺基建筑為主體構成,結合記載應當分別是太極殿和太極東、西堂遺址。
太極殿遺址發掘有何重大意義?錢國祥從五大方面進行了詳細論述:考察確定了該宮城的范圍與時代序列,即北魏宮城是在魏晉宮城或更早的漢代北宮基礎上重修沿用;進一步了解了該宮城中樞區軸線建筑的空間布局;對宮城最核心建筑——太極殿宮殿建筑群布局結構有了嶄新認識;證實了文獻記載曹魏新建的洛陽宮是一座居北居中的單一宮城,確認了中國古代都城由多宮制到居北居中單一宮城形制的轉變時間,由以前認為的南北朝時期提早到三國曹魏時期;曹魏始建的太極殿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建中立極”的宮城正殿,其所確立的宮城形制和太極殿制度,影響了后世中國及東亞地區上千年的宮室制度以及建筑格局,開創了中國及東亞古代都城布局的一個新時代。
河南兩項目獲田野考古獎一等獎
值得關注的是,《河南省鄭州市東趙遺址考古發掘》和《河南省洛陽市漢魏故城北魏宮城四號建筑遺址考古發掘》榮獲中國考古學會田野考古獎一等獎。
據悉,田野考古獎是由國家文物局在1993年開始評選的,是中國考古界的最高獎,其目的是獎勵在田野考古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要求參選項目具有重要考古價值,發掘過程必須科學、嚴謹,并對出土的文物或重要遺跡有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