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姓圖騰
【讀音】féng
【馮姓起源】
1.出自姬姓,以國為氏。據(jù)《通志•氏族略》所載,公元前十一世紀(jì)武王克商后,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初封于畢,繼封于馮城(今河南省滎陽縣)。屬于以居邑名為氏,其后代遂有馮氏。
據(jù)《元和姓纂》、《后漢書》等所載,周文王姬昌第十五子名高,被周文王姬發(fā)封于畢,以封國名為姓氏,即畢氏,稱為畢公高。畢公高的后裔畢萬,因功被封于魏,其子孫有被封為華侯者,華侯之孫名長卿,食采邑于馮城(今河南滎陽市西)其后人也已封邑為姓氏,稱馮氏。
2.春秋時鄭國大夫馮簡子的后代,屬于以居邑名為氏。
據(jù)記載姓氏的最早典籍《世本氏姓篇》證實,馮姓是“鄭大夫簡子之后”。鄭國大夫簡子在周游列國之時毛遂自薦投奔鄭國,鄭國君以馮邑(今河南滎陽馮城)封簡子,簡子入居馮邑后,遂號馮簡子。其后子孫以馮為氏。而他的封地馮邑,正是后來并入魏國的馮城(河南滎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