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列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1年列入鄭州市優秀近現代建筑名錄
文物局:主體辦公樓和大門不能再拆了
讓我們通過照片再回味下融入了中國元素的蘇式建筑風采吧
上世紀50年代,中蘇友好時期,不少中國企業的規劃和建筑圖紙,多參照蘇聯的設計方案。
現在,棉紡路上唯一留下的鄭州三棉蘇式風格建筑群,2008年已經被列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去年,它又被列入鄭州市優秀近現代建筑名錄。
2月18日,鄭州三棉蘇式建筑群中的主辦公樓兩側偏樓被拆除,引起不少市民的再次關注。
全市唯一的蘇式風格建筑群能不能保存下來?
首席記者 徐富盈/文
記者 張翼飛/圖
近現代建筑讓人稱嘆
2月20日,一篇微博引起多人關注:鄭州三棉優秀近現代建筑群中,辦公樓的兩棟配樓剛被拆除。
“根據規劃,這兩個配樓和主辦公樓是一體的,也是要建的棉紡博物館的重要組成部分。”
昨日上午,記者趕到了棉紡路中段。原來車水馬龍的鄭州三棉門口,現在只剩下幾位老人曬太陽。
古典的大門,靜靜地矗立在棉紡路北側。門是典型的蘇式風格,四根柱子托起。廠門上是灰色的浮雕,兩側是略低的裙房,整個結構顯得大氣厚重。
透過大門可以看到三層的主辦公樓,淺黃的外墻與屋頂的紅瓦相映襯,顯得華美又精致。
主體辦公樓的屋頂,為四面斜坡,屋檐下可見圓木椽頭。墻壁比現在墻體厚很多,樓層高度比現在的一般住宅建筑高半米,沒有壓抑感。
樓梯扶手是木質的,紅漆還保留著,樓門上和房頂的檐角有裝飾性花紋。
門口坐著的該廠退休的老員工呂師傅,他曾經負責廠子的保衛工作。
“鄭州三棉的廠房是鮑豪斯風格,這種建筑風格的廠房目前僅在中、德、美等國家有極少量存留。”呂師傅感慨地說。
據了解,鮑豪斯風格起源于德國,被公認為現代主義建筑的源頭,講究簡潔實用。
辦公樓的兩配樓已被拆除
走進大院,可以看到主辦公樓兩側的二層配樓已被拆除。
聽說配樓被拆,退休的老員工李老先生也到這里來看。
“應該是上周六,被開發商拆除了。當時拆除時,他們鎖了大門,知道的人并不多,我是剛剛得知的。”
李老先生指著倒下的柱子說:“太可惜了,重新建成這樣的,也沒有原味兒了。復制的東西再好,也是假古董。”
李老先生說,2008年,不少市民都呼吁,把棉紡路上的紡織廠留下來一家。把舊織機保存下來,好讓鄭州這個中國知名的棉紡城留下當年的歷史。
相關部門通過媒體發布消息:鄭州三棉留下一個大車間,留下主辦公樓及配樓和大門,建一個博物館。后來,廠區被拆除一部分。去年,要留下來準備保存舊織機的車間,也悄悄被拆除了,就剩下辦公樓及配樓和大門了。
“昨天我聽說配樓也被拆了,就趕過來看看。我怕的是,主辦公樓和大門也保不住,是不是也會被強拆?”
21日,河南電視臺都市頻道對此事進行報道,題目是:“鄭州三棉辦公樓是留還是徹底拆除?”
市民最擔心的是,在拆了兩個配樓后,再拆主樓。
兩棟建筑的拆除,非常可惜
在現場,記者詢問了正在負責清理鋼筋的一位工作人員。這位工作人員回答:“我們這次拆除,是根據和多家部門達成的協議來拆除的,只拆了辦公樓兩側的配樓,并沒有拆辦公樓的主樓。”
問到主體辦公樓是否會拆時,這位工作人員說“我們沒有接到拆主辦公樓的命令”。
呂師傅也為兩棟建筑惋惜:“主樓和配樓是一體的,有了配樓和大門,這個蘇式建筑才達到建筑的美的效果,拆了可不對呀!”
市文物局博物館處王景杰處長說:鄭州三棉辦公樓,是以蘇式建筑為基礎,融入中國建筑元素,非常精美。
“我們文物和規劃部門,對鄭州三棉的這片近現代建筑的保護,原則是盡量多的保留。我們確認剛被拆除的兩個配樓,是我們確定的保護范圍。這次,開發商趁著星期六和星期天,自己在院內搞拆除,就是破壞文物的行為。兩棟建筑的拆除,非?上。鄭州三棉的蘇式近現代廠區辦公建筑,在鄭州乃至河南,都是唯一的,具有極大的歷史價值。”
辦公樓主樓與大門不能再拆了
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普查科的汪松枝告訴記者:2008年,鄭州三棉的大門及辦公樓蘇式建筑,就被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定為市文物保護單位,包括這兩棟配樓。公布時,應帶有兩個配樓。
記者搜索到市民提議保護這個建筑時發的帖子:“《鄭州國棉廠區值得作為優秀近現代歷史建筑保留和使用》。這幾個連著的棉紡廠,應該完整保留一個廠區。鄭州三棉的房子保存較好,大門、主辦公樓、兩邊的兩個小樓,建筑風格都有歷史感。這個廠區,可以改造成類似北京798那樣的藝術區,設一個西區工業發展紀念館或博物館。”
王景杰處長說:“剩下的鄭州三棉的主體辦公樓和大門,一定要保留下來,不能再拆了。”
應追究破壞文物者的責任
汪松枝說,近來,在國內發生幾起對近現代知名建筑的非法拆除。
“梁思成與林徽因的故居,并不是文物保護單位,但它是名人故居,卻被強拆。北京市相關部門,已經對違法拆除者處以50萬元的罰款。重慶的蔣介石行營的拆除,相關部門也正在執行追責措施。”
鄭州三棉,在2008年被定為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又被市文物局和房管局列入鄭州優秀近現代建筑名錄。這些優秀近現代建筑,在鄭州也僅有32處?墒,就在3月份下發名錄的同時,東方紅影劇院卻轟然倒下,沒想到鄭州三棉也開始出現類似情況。
“金水河的大塘水上餐廳,鄭州黃河第一鐵路橋,胡公祠,和鄭州三棉一樣,都曾在市民心中留下很多回憶。去年,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了鄭州市第一批32個優秀近現代建筑名錄,就是加大對它們的保護,以便留住城市的記憶。”
來源:鄭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