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葛一側的陘山山體幾乎被挖空,山頂上的“子產墓”隨時有被吞噬的危險
子產,鄭國丞相,葬在新鄭西南陘山頂上,金水河因他而得名
因采石場逼近,子產墓往南20多米、往北往東400米都已是斷崖
這個鄭州和許昌的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今僅由幾位老太太輪流看護
屢禁不止的采石背后,有著什么樣的利益?子產墓究竟該如何保護?
河南商報記者 邢軍 仝存瑞 實習生 李鳳祥/文
河南商報記者 王春勝/圖
子產,鄭國丞相,金水河因他而得名。他曾留下“子產不毀鄉校”的千古美談,即使死后也要固守關山鎖鑰。
就是這樣一位千古賢人的墓冢,卻正遭遇陘山腳下采石場的啃噬,且屢禁不止。
子產墓的保護該何去何從?屢禁不止的背后,到底糾結著什么樣的利益?
陘山
采石場張開大口,正在吞噬陘山
子產,春秋末期鄭國人。很多人覺得他離我們很遙遠。
事實上,金水河是因他而得名的。也因為有了金水河,鄭州這座城市才有了靈氣。
子產死后,根據他的遺愿,子孫將他葬在新鄭西南17公里處的陘山頂上。
“陘山晚照”,為昔日新鄭八景之一。然而,這美景正遭受著前所未有的侵蝕,子產墓冢也已成“危樓孤島”。
7月25日中午,河南商報記者來到陘山腳下,遠遠就能看到裸露的山體。
沿山路登頂,沿途分布著大小6家采石場,路上遍是大小不一的石塊。
來到南側山前,更覺驚心。整個山體已被采石場吃掉一半,形成百余米高的斷崖絕壁。方圓上百畝的采石場里,停滿了采礦車、挖掘機等機械,堆滿了從山上開采的石料。(原標題:被啃噬的“子產墓”)
來源: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