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張清總導演傾力打造的百集系列劇《中華百家姓·起源故事》中原尋根行活動于2015年3月31日至4月11日走訪了河南濮陽、內黃、衛輝、鹿邑、固始、潢川、上蔡、禹州等地,切身感受根親文化的魅力。4月12日下午,《中華百家姓·起源故事》中原尋根行成果匯報會暨姓氏文化高峰論壇在鄭州舉行。至此,《中華百家姓·起源故事》中原尋根之旅圓滿結束。
河南省委統戰部副部長、河南省僑聯黨組書記趙太安,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副總編輯董林,河南建業地產董事局主席胡葆森,三全集團董事長陳澤民,鄭州丹尼斯百貨集團董事長王任生,天明集團董事長姜明,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秘書長李立新,河南商報社社長、《中華百家姓.起源故事》總策劃孟磊,《中華百家姓起源故事》總導演張清,以及來自文化界、商界、傳媒界等領域的相關人士一同出席。
會議在孩子們朗誦百家姓和演唱歌曲中開幕,孩子們用清脆靈動的聲音來告訴我們姓氏文化的魅力。
趙太安在會上致辭時稱,華僑、華人都在尋找心靈故鄉,河南作為中華姓氏的重要起源地、中華文化的主要發源地,是海外華人的文化之根、血脈之源。
總導演張清及相關主創人員就前期尋根中原的成果進行匯報,劇組學術顧問李立新講道,本次中原尋根行活動,增加了劇組對河南根親文化的感受,收集到了很多珍貴的素材,同時對姓氏文化這個項目也進行了宣傳;并認為姓氏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時代到了。
總導演張清認為姓氏文化是民族根、民族魂,希望用一種老百姓喜聞樂見的電視劇方式來講述百家姓的起源故事,得到全民關注。
在孟磊主持下,到會的商界領袖就“文化的商業運作和商業的文化升華”這一主題分別闡述了觀點。孟磊首先介紹了河南商報的系列報道“我從哪里來”以及該報道結集成書的過程。并認為,“最能凝聚中國人力量的,就是姓氏。”王任生也是姓氏文化愛好者,他說中國人是因姓氏聚集起來的,這是我們獨有的文化。陳澤民發言道,尋根行工作關系到每一個人的切身、長期、永遠的利益,也為后代子孫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寶貴文化遺產。胡葆森在會上講道,當今社會大家都沒有思考為什么厚德才能載物,更沒有思考我從哪里來,百家姓這件事讓每個人的心靜下來,對于當前人心的浮躁起到了積極、直接的影響,并針對《中華百家姓·起源故事》片子的運作提出了要確定主要的客戶群、編的要有趣味、故事必須真實三點建議。胡葆森發言時,還小小的爆料了一下,其實他的本姓并不是“胡”而是“滑”,他輕松幽默的講解了滑姓起源的歷史小故事,還說道,“要拍滑姓,我肯定要參與。”姜明說,河南要實現中原崛起,就一定要挖掘河南的姓氏文化資源。河南商報跟電視劇劇組做了一件大事、好事,他本人愿意贊助電視劇的拍攝,還向劇組推薦明星姜文做姜姓這一集的主演。董林講道,對于中國人來說,我們建立人生坐標的基礎就是我們的姓氏和傳統,從某種意義上說,做姓氏文化就是在為我們的國家、民族續家譜、續族譜。
中原出版傳媒集團副總裁王守國就“傳媒責任與文化擔當”發表自己的見解,認為姓氏文化這是個好題材、是件驚天動地的事,并指出中華文化創造性轉換、創新性發展都離不開媒體,媒體應為文化發展助力,就姓氏根親文化,他還即興寫了一首打油詩作為總結,“我從哪里來,同源又同根。華夏好兒女,天下一家親”。
同根同源,同心同愿,根親文化的魅力把大家凝聚在了一起。拜謁根脈圣地,溯源姓氏文化。華夏子孫虔誠的香火裊裊升起,而深藏在心中的根脈就愈發清晰,就像流淌在心靈深處的溪流,延續著不泯的認同,纏繞著永恒的凝聚。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華百家姓·起源故事》它會像一顆出土的明珠,綻放出奪目的異彩,把光輝絢麗展現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