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于鄭州市惠濟區大運河河畔,雖已深秋,但兩岸斜坡依然綠草茵茵,水中蘆葦搖曳,小魚兒蕩起層層漣漪,濕地深處傳出水鳥清脆的鳴叫,治理后的大運河鄭州段生機盎然。
“大運河的保護利用,進一步彰顯了運河文化魅力,促進了鄭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文脈傳承,與十九大的精神高度契合。”站在大運河河畔,專程來采風的北京學者張久英點頭贊許。
十九大報告提出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同時,強調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馬懿說,這為鄭州做好文化建設特別是文化傳承和保護利用工作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1
文化建設亮點紛呈
鄭州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是八大古都之一、歷史文化名城,擁有無可比擬的文化資源優勢。建設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是國家賦予鄭州的重要使命。近年來,鄭州始終堅持以文化建設彰顯城市地位、推動城市發展,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
沿著蜿蜒南去的大運河,直到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古滎鎮,做一次深度地探訪,您會驚喜地發現,以運河生態旅游與歷史名鎮相結合的古滎大運河文化片區逐漸成型:古滎大運河文化區規劃展覽館收尾、大運河遺產博物館一期工程主體落成,漢代冶鐵遺址外部結構和展廳頂部正在改造……
大運河的新生,對鄭州打造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作了生動注解。去年以來,鄭州市委、市政府圍繞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中心建設,強力推進CCD中央文化區“四中心”和商都歷史文化片區、古滎大運河文化片區、百年德化歷史文化片區、二砂文化創意園區等“四大文化片區”建設,全市文化軟實力大幅提升。
塔吊林立、長臂揮舞,鄭州隴海快速路北側CCD中央文化區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據現場管理人員張立平介紹,他們正加班加點施工建設奧體中心、文博藝術中心、市民活動中心、現代傳媒中心,確保2018年年底實現項目完工并投入使用。“四個中心”一期投資約300億元,建成后將成為中部地區的文化新地標。
11月7日一大早,管城回族區居民李輝照例來到商都遺址公園晨練,這里已經規劃為商都歷史文化片區的核心區。“商都古城墻是老城居民一輩子的記憶。鄭州建設商都歷史文化片區,不僅保護了鄭州城市文化的根,也守護了老城居民兒時的記憶和鄉愁。”
一批具有戰略性和引導性的新興文化產業項目破繭而出:方特四期·中華復興之路、建業·華誼兄弟電影小鎮、中部設計城、王潮歌“只有”主題演藝公園、《禪宗少林·音樂大典》改造提升、嵩山論壇會址……形成文化產業發展新優勢。
在重大文化工程項目快速推進的同時,鄭州公共文化服務網絡不斷完善,逐步構建起市級、縣區級、居住區級三級市民服務中心;文化精品創作精彩紛呈,全市文化產業取得了快速發展。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全省總量的1/4以上,穩居全省第一位。強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6個非遺項目和4名代表性傳承人列入國家非遺名錄,59個項目和30人列入河南省非遺名錄。
2
文化事業繁榮興盛
圍坐千年古柏之下,沐浴著秋日暖陽,任睿智思緒飛揚。9月17日,嵩山論壇主題研討會在中國四大書院——嵩陽書院舉行。來自海內外的大咖們在思想的交流碰撞中激發思維火花,發出“共建天下文明”的鄭州聲音。
如何讓鄭州的聲音傳得更遠?讓中原優秀文化步履鏗鏘地“走出去”,鄭州逐步統籌對外文化交流、傳播和貿易,創新方式方法,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交流合作,打造一批彰顯中原特色的絲路文化精品,推動中原文化走向國際,加大城市形象推介力度。
十九大報告提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鄭州借助重大活動宣傳中原文化。通過舉辦“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國際少林武術節”、“嵩山論壇”、“園博會”、“中國國際攝影藝術節”、世界旅游城市市長論壇、鄭州航展等品牌活動,不斷擴大國內外文化交流,提升中原優秀文化的輻射力和影響力。
圍繞中原文化題材,打造一批鄭州文化品牌。努力推出一批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精品力作,提升文化影響力。重點打造《朝陽城》《精忠報國》《黃帝史詩》等劇目。“打造文化陣地,我們要更多地從市民角度出發、貼近百姓需求。”鄭州文化館館長李桂玲說。
讓文化如涓涓細流,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今年以來,鄭州將“戲曲進校園”與提高學生藝術修養、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展文化產業相結合,把戲曲融入學校教學。如今,“戲曲進校園”活動在鄭州開展得如火如荼,成為承載文化的一個平臺。
3
文化產業活力迸發
十九大報告提出:“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鄭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俊峰說,如今,在黨的十九大精神鼓舞下,我們強力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打造國家中心城市的“文化支柱”。
鄭州為尋求文化發展新跨越,加速建設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中心。“十三五”期間,鄭州將建設重點文化功能區——“一帶四區”。沿黃文化旅游帶:以黃河歷史文化為支撐,整合黃河沿線鞏義、滎陽、鄭州、中牟等地生態旅游文化資源,打造黃河文化品牌。“四區”包括中牟國際時尚創意文化旅游區、登封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示范區、新鄭黃帝故里歷史文化園區、鄭州航空港對外文化貿易區。
鄭州明確了八大重點文化產業:文化旅游、演藝娛樂、影視制作、出版印刷、工藝美術、廣告會展、動漫游戲、創意設計。建設十個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包括:鄭州華強文化科技產業基地、華特迪士尼鄭州項目、中牟雁鳴湖野生動物園、極地海洋公園、伏羲山大峽谷、中原(國際)版權交易中心等項目。
鄭州還將重點培育鄭州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園、“天地之中”文化旅游園區、中原科技創新文化產業園、國家知識產權創意產業試點園區等十大文化產業園區,推進文化產業規;、集約化發展。
文化發展的藍圖已經繪就,關鍵是要認真領會好,深刻把握好,全面落實好。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馬懿說:“全市上下要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CCD中央文化區“四中心”和“四大文化片區”開發建設為帶動,完善城市功能,傳承城市文脈,提升城市品質,彰顯文化特色,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加快構建與國家中心城市相適應的文化支撐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