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的傳說故事
2012/5/10 9:26:36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大禹有很多傳說故事,譬如大禹的出生與娶妻就有不同的傳說,有些故事甚至帶有相當濃郁的神話色彩。但大禹并不是神話人物,而是上古時代率領中華各族人民疏通江河、治理水患的一位杰出的英雄。
大禹出生
流傳在羌族中的大禹傳說都講到大禹是羌族天神木比塔派來的治水英雄,因為他是神,所以大禹出生不凡,關于大禹出生的傳說有三個版本,內容各異。
《石紐投胎》傳說中講到大禹是天上的神龍,他投胎那天,他的母親看見蔚藍的天空飄著如羊角花一樣的彩云,當彩云飄到石紐山上空時,突然從云中掉下一塊雪白的大石頭,就在白石頭觸地的一瞬間,大禹的母親感到肚子里被什么東西攪動了一下,就懷孕了,生下了大禹。這時,石紐山下的湔江河邊從地下冒出來甜美的泉水,大禹喝了它便懂得治水的道理。
《郀兒坪出世》故事講到大禹的母親到清泗溝去尋食,覺得肚子痛,便靠在崖邊休息,但是肚子一直痛了三天三夜,她的痛苦呻吟驚動了女神俄司巴西,慈善的女神見她很可憐,于是用神刀剖開她的肚子,生下了大禹。后來,大禹母親休息的地方人們叫“郀兒坪”,意思是生兒的地方,現在祈求生兒子的婦女們都愛到郀兒坪坐一坐。
《石紐出世》這個傳說講羌族供奉的天神手下的火神和水神打架,水神輸了,被貶到人間,撒氣發大水,淹沒了田地,寨房和牛羊,給百姓帶來數不清的災難。天神派了一個治水英雄下凡,某天夜里,一位羌家婦女生下了懷胎十年的兒子即大禹,滿身血污,他母親把他放進金鑼巖邊一個水池中洗,把一塘水都洗紅了,到現在都有傳說那塘水每到八月十五晚上,從月亮底下看還是紅的,大禹被水一驚,哇哇大哭起來,驚動了天神木比塔,為大禹下了三天三夜的金雨,這些金雨落到地上,變成了現在人們認識的銅。
涂山聯姻
禹長大以后,決心治理水害。他帶領羌民用青杠樹燒成灰堵洪水,但是四周都是按捺不住的水,大禹認為只有找到水流的路線圖才能治水成功,老年人告訴大禹要到石紐山對面的涂山上才能看到水流的方向。大禹翻山越嶺,到了涂山頂,看到一個美麗的羌家女子在吹優美的羌笛曲子,有一大群豬立起耳朵聽她吹奏,一塊石頭上放著一張羊皮圖,羌家姑娘見大禹來了,告訴他那張羊皮圖是涂山祖傳的三江九水的路圖,送給他助他治水,大禹十分感激,兩人情投意合,結成了夫婦。
大禹治水過程
大禹搞清了三江九水的流向后,認為只有疏通水路才能把洪水導入大海,大禹沿江而上,查查是哪些山擋去了水的去路,涂山氏用五彩金線在他的鞋幫上繡上了兩朵彩云,讓大禹行步如飛,這就是流傳到現在羌人穿的“云云鞋”。大禹治水的決心感動了住在弓杠嶺下的一條黃龍,它讓大禹騎在它身上順江上游,幫大禹查清水路。大禹感激黃龍的幫助,求天神林比塔封黃龍為神,黃龍不愿受封,藏在大山腳下,后人為了感激它,修了黃龍寺紀念它。大禹沿江查清了水路后,決心移開幾座阻擋水流向大海的大山,岷江水流到廣柔這個地方時,被一座高大的山嶺擋住了去路,在七八月份雨水多時,幾百條山溝的水都流入岷江,岷江水卻被大山堵住流不出去,于是發洪水,而大山后的平原大壩的水稻田卻因為水量不夠而發生旱災。大禹決心移開這個擋住水流的大山,他甩開膀子,登起八字腳,朝著太陽升起的地方把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然后伸出粗壯的手,反背過來,倒摳著大山上的巖石,把擋住水路的大山背了起來,摔到一邊去,這座被大禹背開的山,后就叫“禹背嶺”。
九頂鎮龍
大禹治水期間,古茂州的大山有一條烏龍,經常在發洪災時出來禍害當地百姓。它的尾巴一甩,能推平幾座山,口一張,能吞食千百牛羊,古茂州百姓苦不堪言,于是在洪澇來之前,給他獻上牛群羊群。大禹從天神那里借來九釘神耙,同烏龍大戰,妻子涂山氏親自擂響岷江邊上的一面石鼓,為大禹助威,最終大禹戰勝了烏龍。大禹用釘耙釘住烏龍,釘耙化作了九頂山峰,使烏龍永世不能出來作孽。至今,茂縣還有據說是當年涂山氏擂石鼓的地方。
化豬拱山
涂山氏見大禹治水,成天東奔西跑,九年中三次經過家門而不入,決心去幫助大禹開山導水。涂山氏求天神把她變成一頭神豬,每天黑夜悄悄來到大山下,用嘴拱山,給江水開路,雞叫前又就成人回到涂山。大禹發現擋水的大山被推平了許多,巖石上還豬毛和血跡,連著幾天都是這樣。大禹晚上來到江邊觀看,見擋住水路的那座大山正漸漸垮下去,水通過山口,向東流去,大禹看到是一只如小山包一樣的豬正用力拱山。他上前向豬致謝,那豬見大禹來了,要逃走,被大禹一把拉住,現出了原形,涂山氏見大禹識破了自己,覺得自己化成豬的樣子太丑,于是又變回神豬沿江向西跑去,一口氣跑到古西涼國去了。【原標題:大禹的傳說】
來源:西部網社區
責任編輯:admin文章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