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和杜酒的故事
2012/5/10 10:00:04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西堌杜酒勝瓊漿,喝上一盅三日香。”杜酒不但像瓊漿玉露,酣醇味美,而且窖香濃郁,綿甜純正,回味悠長。飲杜酒者可知杜酒的來歷?可知杜甫與杜酒的文化淵源?這里介紹一個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
相傳唐玄宗年間,南谷州西堌鎮(今虞城縣杜集鎮)南臨包河,北臨商永運河,地處一塊地勢較高的沖積平原上。這塊平原有古井數處,曾有“三山夾九井,四門八廈廊,八步五個廟,十里皆商城”的繁華景象。西堌鎮西街古井旁住著一位杜員外,祖傳釀酒槽坊。杜員外好朋好友,為人厚道,他精選最飽滿的紅谷高粱制曲,選用最甘甜的井水釀酒。酒坊在他的經營下達到了生產鼎盛時期。杜員外家釀制的酒濃郁芳香,醇厚甘甜,深受十里八鄉的人們喜愛。
唐代詩圣杜甫青年時喜歡漫游,從他的家鄉鞏縣(今河南鞏義市)出發,東游泰山,完成了著名的浪漫主義詩篇《望岳》。返鄉的路上他途徑西堌鎮。剛走入西堌鎮的第一道牌坊,抬頭看見滿街的酒館,家家都掛著“西堌客棧迎賓朋,杜氏美酒甲天下”的招牌。杜甫很是驚訝:“人間竟有與吾同姓美酒!”于是,他詢問店家“杜氏美酒產于何處?”店家笑曰:“西街古井處,杜員外家是也!”口聞著酒香杜甫來到杜員外府前,登門拜訪了本家杜員外。杜員外設宴款待詩圣,拿出新釀的美酒,與杜甫促膝痛飲。鄰居張家的秀才聽說杜甫在杜員外家飲酒,端來剛摘的酥梨讓杜甫解渴。杜甫詩興大發,寫下五律一首:之子時相見,邀人晚興留。霽潭鱘發發,春草鹿呦呦。杜酒偏勞勸,張梨不外求。前村山路險,歸醉每無愁。
共飲美酒,賦興律詩,讓杜甫與杜員外成為志同道合的好友,后來,杜甫曾多次由鞏縣來西堌鎮做客訪友。至唐肅宗繼位,杜甫被任命為劍南節度使參謀,杜員外拉著十壇美酒為其送行。“十壇家酒送杜工,西出洛陽無故人”。杜員外依依惜別杜甫,回到西堌鎮。為了記住與杜甫的這段友誼,杜員外將杜氏美酒改名為“杜酒”,西堌鎮也由此易名為杜家集鎮,后又稱為“杜集”。唐朝以后,杜家古井酒坊屢遭戰亂,酒坊也幾易其主,但因杜酒品質優良,依然久盛不衰,深受周邊百姓的青睞。
那釀酒的古井,今天依然沒有干涸。那釀酒的槽坊依然飄香。【原標題:杜甫和杜酒的傳說】
來源:商丘報業網—商丘日報 作者: 金輝 時間:2006-12-21
責任編輯:admin文章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