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明太祖、開國皇帝,紀信是漢高祖劉邦麾下大將,兩人相隔一千五百多年,他兩人有啥關系呢?是否像相聲大師侯寶林生前所說的“關公戰秦瓊”相聲段子,純粹是逗人樂呵,不,我這里說的是歷史事實。
明太祖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敕封紀信為靈佑侯、鄭州城隍爺,建廟于州治東1.5公里處、現商城路東段路北。據《鄭州志》記載:“城隍靈佑侯則隋感而通佑固,則賜善以福,此州固神之德而亦天之命也。”朱元璋封城隍、建城隍廟,民間還有一段傳說呢!
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3年),朱元璋投郭子興農民軍反元,率部轉戰鄭州一帶,抵御元兵。元末,鄭州地曠人稀,朱元璋兵力較少,被元兵攆得無處落腳。這一天,他退守在古滎以西,外無救兵內無糧草,身處絕境。朱元璋出身貧賤,深知百姓生活的艱難,寧愿三軍挨餓,卻不愿下令搶劫百姓的錢糧。朱元璋在走投無路時,門軍來報,門外有位將軍求見。朱元璋出門迎接,只見來人身穿漢朝的盔甲、腰懸利劍,忙施禮問道,不知將軍駕到,有失遠迎,請將軍恕罪。那人連忙還禮道,將軍不必多禮,能否隨某到營外一游?朱元璋毫不遲疑的跟隨來人到營外,當二人行到丘陵坡上,來人說:聽說將軍即將絕糧也不擾百姓,小神非常感動,已上報玉帝,玉帝命我助你一臂之力。朱元璋大驚道:將軍是何路神仙請明示。那人道:小神紀信乃鄭州城隍也。手指滿地的野紅薯和一些野菜說:這野紅薯葉、根蒸后能吃,它的秧埋到土中能活,還能生長出紅薯,可讓三軍食之。元朝氣數未盡,待將軍羽翼豐滿時,再命大軍北征,可操勝券,說罷一閃不見了。朱元璋大喜,急忙朝天跪拜,感謝玉帝派紀信相助,指點迷津。
后來朱元璋當了明太祖,不忘紀信救駕之功,下旨封他為靈佑侯、鄭州城隍爺。不管紀信是否救過朱元璋,但朱元璋封紀信為鄭州城隍卻是事實。這是朱元璋利用人們對紀信忠烈思想的崇拜,愚弄百姓,加強朝廷和各級官府對百姓的統治罷了。【原標題:朱元璋與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