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鄭州 >> 秀美山水 >> 印象游記 >> 瀏覽鄭州

拜謁少林登嵩山

2013/11/4 11:22:36 點擊數: 【字體:


    我們從洛陽翻山越嶺來到少林。如果從鄭州走,少林寺至鄭州高速公路已經建成通車,全長53千米。到達少林寺,還離得遠遠的就被欄桿擋住,要交10元錢,才給進。我就將車子停在外面。我和妻子沿著灰色路面往里走。一路上但見綠樹蔽日,冷風習習。少林武術館、少林武術學院一個接著一個。走約莫500米,有一個牌坊,路邊又是一道欄桿,售票處也設在這兒。買了票,穿過牌坊,就算進入里面了。沿著一條用石塊鋪就的寬暢大道,一直向前走,來來往往的游客還真不少。大約又走了300米,就看到少林寺的大門。

    剛才一路上所見到的排場,是我1995年8月那次來時所沒有見到的。少林寺大門外,古木參天,遮云蔽日,游客雖然熙熙攘攘,但都鑒于“天下第一名剎”的威望,難得沒有了中國人街市常聞的喧鬧之聲。少林寺山門與白馬寺牌坊式不同,為廟堂式石砌卷門三間,灰瓦歇山頂,火漆大門。沒有電影《少林寺》中那么雄威寬大。進得山門,只見一座大殿在古柏蔽隱之中。

    少林寺在鼎盛時期,7進院落,規模很大。可惜在1928年,軍閥混戰,軍閥石友三火燒少林寺,把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和鐘樓等主要建筑統統毀于一炬;許多珍貴的藏經、寺志、拳譜等紼成灰燼。現在還存在的建筑有山門、立雪亭、千佛山殿等,其它建筑正在陸續恢復中。

    千佛殿內供毗盧佛銅像,因此亦叫毗盧殿。殿內磚地上還保存著20多個直徑約4.5厘米的洼坑,是往昔寺僧練拳習武時的腳坑遺跡。腳坑分布方圓不大,呈一條線狀,這是僧人刻苦練功的見證,也說明少林拳的所謂“曲而不曲,直而不直”的特點。千佛殿東側的白衣殿,三面墻繪有少林拳譜壁畫,壁畫長約20米,很生動地表現少林寺和尚練拳習武的情景。

    沿著道路向西行,在少林寺西約300米處的山腳下,有一塔林,這是唐以來少林寺歷代住持僧的葬地,共250余座。這是我國最大的塔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D89).塔的大小不等。形狀各異,大都有雕刻和題記,反映了各個時代的建筑風格,是研究我國古代磚古建筑和雕刻藝術的寶庫。少林寺內還保存了不少珍貴的文物。山門門額上懸掛的“少林寺“匾額,是清康熙皇帝親筆書寫的。山門后大甬道和東西小馬道旁立有碑碣數十通,稱為少林寺碑林。其中有兩通碑刻是留學我國的日本禪僧撰寫的。

    當你漫步在塔林之中的時候,面對冥冥之中的少林先輩,忽然感到深為不安。我們在觀看武俠電影的時候,經常看到在塔林內打斗的場面,搔撓亡者的安息實屬不該。天色將晚,步出少林寺時,已經華燈初放。車流人流穿插齊外涌,車燈路燈交互共輝映。當晚找了一個加油站,安息不表。

    登嵩山是1995的事了。嵩山有前后山之分。即太室山和少室山。太室山和少室山各有36峰。太室山“廣闊以能容”,少室山“挺拔以自異”。那年我和我當時所在科研所的小X二人,在參觀過少林寺以后,開始登少室山。少室山是嵩山森林公園的重點區域,山勢陡峭險峻,奇峰異觀,比比皆是。登少室須沿著絕壁上一米多寬的石縫,攀鐵環、拽鋼絲上下,斷崖懸古道,人在空中行,其險峻使游人贊嘆稱絕。登上山頂環顧四周,群山碧綠,林海蕩漾,云霧飄渺如臨仙景。靈霄峽、大仙峽、響潭溝、持冰崖、水簾洞、回音樓,景物天成,引人入勝。

   嵩山 雄偉險峻,氣勢磅礴,自古有中岳之稱,是中國五岳名山之一。這里山巒起伏,峻峰奇異。歷史上根據山峰座落方位,形狀外貌和名人遺跡,分為太陽、少陽、明月等七十二峰。主峰峻極峰雄偉挺拔,海拔1492米,是游覽嵩山的主景之一。峰上有清代乾隆皇帝題寫的石碑:“一登絕頂眾妙探”。宋代范仲淹有詩說:“不來峻極游,何能小天下。”現在登山的路已經修好,從嵩陽觀出發,沿著登山路,經過老君口、獨木橋、南天門、十八隈、大約四個小時可以登至絕頂峻極峰。站立峰頂遠眺,北望黃河,明滅一線。少林寺坐落在叢林茂密的少室山陰,曾為佛教禪宗祖庭。道教圣地中岳廟仿紫禁城設計,規模宏大,有太室闕、峻極殿等建筑。道教稱嵩山為三十六洞天中的第六洞天。嵩山道跡甚多,最早有周靈。

    我們那年登少室山,登山道不是很好走。越往上,山路越崎嶇,沿途風光沒有太奇峻之處,我們登到二祖廟附近,就沒有繼續向上攀登。嵩山附近國寶級的可供參觀的歷史文物有不少。

    嵩陽書院是宋代四大書院之一,司馬光、范仲淹、程頤、程顥等著名學者都曾來此講過學,生徒多達數百人。現在書院的建筑多已破殘,而院內兩株參中岳廟的建筑制式和布局,是清高宗弘歷依照北京紫禁城的形式設計重建的,現存的殿、閣、宮、樓、亭、臺等建筑四百余間,石刻碑碣百余座,占地達37萬平方米,前后長達 600余米。建筑雄偉,布局嚴謹,是我國著名的古代建筑群之一。像這樣大的廟宇,在全國也是屈指可數的。在這座廟的前方約300米處,有一座太室闕,是中岳廟的象征性大門。這是我國現在僅存的幾座漢代建筑之一,準確地講是東漢。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A48).另外附近還有少室闕和啟母闕,也都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A49)和(A50)。闕是一種裝飾建筑,表示尊嚴,一般立于城、宮、廟門前的甬道兩旁。這座太室闕是用整齊的青石塊壘砌的,分為東、西兩半闕,間距約8米,高約4米,厚約70厘米。是研究我國漢代社會建筑藝術的珍貴資料。 中岳廟的大門是中華門。沿廟宇中軸線依次面上,有遙參亭、天中閣、配天作鎮坊、崇圣門、化三門、崇高峻極坊、峻極殿、寢殿、御書樓等建筑,共11進院落。在這些建筑中,最宏偉的是峻極殿,亦稱中岳大殿。紅墻黃瓦、金碧輝煌,是中岳廟的正殿,和北京故宮的太和殿相仿,高達20余米,面闊9間,進深5間,面積為920平方米。在崇圣門東面的一座“古神庫”。據說,宋代重修中岳廟時,把舊有的神像埋于此地。庫旁立有四尊鐵鑄的“鎮庫將軍”,高約4米,重約 3000斤,握拳振臂,怒目挺胸,威風凜凜,造型生動。這樣的鑄像,在別的寺廟是沒有的。廟內有自漢至宋種植的古柏300多株,其中有的形象頗為奇特。

    觀星臺是元代建筑的天文臺,是我國現存最古的天文臺,在世界天文史上也有很高的價值,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A97).我因為是學天文的,在另一次出差途中,還專門去參觀過,建筑基本完好。

    嵩山還是自然地質寶庫。嵩山據中外地質學家考察,嵩山巖石發育完整,在地球發展歷史上,歷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代,習稱為“五世同堂”。其出露良好,雖在世界上不為僅有,但也了了可數。據中國地質界測定,這里是世界上稀有的自然地質寶庫。據地質學家考察,經過二十三億年的“ 嵩陽運動”,八億年前的“中岳運動”,五、六億年前“少林運動”,才結束了地質史上的元古代,進入了古生代的寒武紀和奧陶紀。又經過約兩億年,此處地殼上升至海平面以上,因其受風化和剝蝕作用,形成了嵩山地區的含煤地層。兩億三千年前后,中國的版土上,又發生了一次延續很長時間的地殼運動,南北廣大地區的 “燕山運動”,嵩山地區受到南北方向的推擠,形成了今天的山勢地貌。

  觀看嵩山五代地質,猶如翻閱一部地質史。嵩山地區的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的出露,構成了我國最古老的巖象——“登封群”的“登封朵巖”。

  嵩山古生物化石十分豐富,在嵩山既有海象生物化石,也有陸象生物化石,還有古脊椎動物化石。這些古生物化石是地質和古生物演化的寶貴資料,嵩山奇特的地質構造,使它蘊藏了豐富的煤、鋁、鐵、麥飯石等礦產資源。

    嵩山可供參觀游覽的名勝古跡不少,山峰則以敦厚為特色也。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中國旅游網 2007-01-06
0
下一條:古滎探幽上一條:少林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