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鄭州 >> 走進鄭州 >> 印象鄭州 >> 瀏覽鄭州

“南水北調河南考古發現”之十一 娘娘寨:鄭國輝煌起點?

2014/11/4 10:59:27 點擊數: 【字體:

  “南水北調河南考古發現”之十一 娘娘寨:鄭國輝煌起點?

娘娘寨內城9號夯土基址

“南水北調河南考古發現”之十一 娘娘寨:鄭國輝煌起點?

發掘全景(省文物局供圖)

“南水北調河南考古發現”之十一 娘娘寨:鄭國輝煌起點?

娘娘寨遺址發掘祭祀坑

“南水北調河南考古發現”之十一 娘娘寨:鄭國輝煌起點?

娘娘寨遺址出土西周晚期玉璜

  

  鄭國舉國東遷,緣起于一次朋友間的密談。

   密談的一方是鄭桓公姬友,時任司徒——掌管土地、財政的大官兒。當時西周積弊深重,周幽王又寵信褒姒,干了不少不著調的事兒,導致社會上暗潮涌動,危機四伏。身處漩渦中心,姬友深知大難降臨,大廈將傾,卻無能為力。作為鄭國國君,他存了點私心,想在暴風雨來臨之前,讓自己的子孫遠離災難。

   天下之大,何處可以安身?何處可以長宜子孫?姬友彷徨猶疑,難以決斷,于是找太史伯請教。

   這是敏感話題,能坐在一起商量的,必定是私交甚好又極有見識的好友。太史伯對天下大勢了然于心,毫不遲疑把今鄭州當成唯一答案:“獨洛之東土,河濟之南可居。”姬友探討了東南西北各種可能,最終還是選擇了太史伯的意見。

   這次交談影響深遠。“人挪活,樹挪死”,鄭國舉國東遷,避過滅頂之災,在新地盤扎下根,還迅速壯大為地域性強國,其富有活力的商業、風情萬種的音樂,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次交談對鄭州更是意義重大。400年的鄭國在這片土地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自隋朝起,鄭國故地就得名為鄭州,沿用至今。

   但鄭國東遷留下了很多謎團,比如他們最早落腳在哪兒?作為“外來戶”,如何吞并了一個個“坐地炮”?

   南水北調的一項意外發現,似乎讓歷史真相浮現在我們面前。

   索河岸邊誰家古城?

   殘損的城墻,斷斷續續地勾勒出一個荒廢的古城,其西北索河環繞而過,南邊則是一個大沖溝。在古代,這顯然是建造城堡的好地方。

   滎陽豫龍鎮寨楊村民代代相傳,村子西北的這座古寨,乃是北朝“武威娘娘”的軍寨,所以叫娘娘寨。

   2004年,南水北調文物調查啟動,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來此調查和試掘,發現娘娘寨比村民傳說的還古老,其地下文化層堆積厚達1~5米,保存有兩周時期夯土城墻,城址外有寬近50米、深達8米的護城河。

   這項調查表明,娘娘寨遺址有重大考古價值,南水北調干渠占壓面積也較大,因此被列為發掘文物點。

   2008年6月起,娘娘寨遺址發掘正式開始。數十位探工詳細勘探,發現遺址東邊和南邊有外城墻和外城壕,與西、北的索河相連,形成封閉形城圈,總面積近100萬平方米。經解剖,確認外城墻始建于春秋,戰國時期曾進行擴建。

   現存于地面上的古城寨,是遺址的內城,現殘存有部分北城墻和南城墻。考古解剖表明,北城墻下部被春秋早期灰坑打破,下部城墻內的包含物均不晚于西周晚期,同時北城墻疊壓有西周中晚期的遺跡。因此,考古人員判斷內城墻年代上限為西周晚期,下限為春秋早期。結合城墻夯土自身的結構特點,內城墻始建年代應為西周晚期。

   發掘內城地面時,考古隊員發現一個奇特的地方:內城不過8萬平方米左右,規模偏小,但布局和建筑規格卻較高,分為宮殿區、作坊區、一般居住區、倉儲區等,完全具備宮城應有的功能。城中央有6處夯土基址,規模龐大,上面應該建有氣度恢弘的宮殿。

   有趣的是,這些夯土基址的始建年代,也是西周晚期。這一點引起了考古隊員們的高度關注。

   西周時期,鄭州地區封國林立,但2008年前還沒能確認一座西周城址。被證實為西周古城址后,娘娘寨遺址就奪了這個“第一”,具有重大學術價值。

   因滎陽能確認的西周封國是東虢國,所以曾有人將娘娘寨與之聯系起來。但城址的始建年代確認后,這種說法不成立了。東虢國為西周初年封,是周文王弟弟虢仲的封地,娘娘寨城址的年代和規模與之相去甚遠。

   那么,這是誰家的城呢?

   桓公寄孥始建該城?

   對于娘娘寨古城址的身份認定問題,主持該發掘的張松林、張家強進行了大量考證。兩位張先生認為,兩周之際,發生于鄭洛地區最為著名的事件就是鄭桓公東遷,而桓公寄孥又是十分玄解之事。娘娘寨城址與此有很大關系,該遺址的發現與發掘,為探尋這段歷史提供了重大線索。

   當初鄭桓公姬友向太史伯請教何處可以安居時,太史伯毫不遲疑地指向“洛之東土,河濟之南”。

   姬友有點意外:“為什么是那個地方?”太史伯分析道:那兒是虢、鄶的勢力范圍,這兩國國君貪圖私利,百姓不認可他們。如今你是司徒,手握大權,只要提出請求,虢、鄶之君必會分地給鄭國。而這些年你政績出眾,深得百姓愛戴,有了立足之地,“虢、鄶之民皆公之民也”。

   太史伯的確是位高人,他所預見到的,后來都變為現實。姬友很低調,說是要找個地方“寄孥”,就是安置自己的家小和財物。面對無比親切、有了難處的朝中高官,虢、鄶兩國國君樂得示好,毫不遲疑地借出了寶貴的土地。

   娘娘寨西周城雖不大,規格卻高,很合乎“外來戶”的心理:宮殿簡陋了,會讓人瞧不起;城太大了,會讓人覺得是種威脅。

   總之,該遺址在地理位置和時代方面,均與鄭桓公東遷之事相合。“如推測無誤,娘娘寨城址當為鄭桓公東遷其民之地。”張家強先生說。

   公元前772年,鄭桓公姬友在索河岸邊建造城池,把部族、家屬和重要財產安置妥當,這兒就成為鄭國在中原建國的根基。

   滅虢鄶奠定鄭國基業

   在姬友建成“寄孥”之地的第二年,西周果然爆發驚天大難,申國聯合犬戎攻打鎬京,在驪山下殺死周幽王,姬友同時遇難。鄭人擁立姬友的長子姬掘突,這就是鄭武公。

   在朝廷大亂之時,姬掘突盡心盡力,力保平王東遷,同時也保住了家族在朝中的地位,他繼承父職,仍為王室司徒。

   平王東遷洛陽后,姬掘突就有更多機會經營鄭國。如太史伯所言,虢、鄶國君都不得民心,不是新興鄭國的對手,兩國先后被鄭國滅掉。

   《韓非子·內儲說下》記載了滅鄶國的過程,非常有戲劇性,不過說是鄭桓公而非鄭武公所為:鄭桓公問清楚鄶國豪杰、良臣及有智謀、有勇力的人,然后把他們的名字,以及許諾要賞給他們的良田和官職寫在竹簡上,在城外莊嚴地設了一個祭壇,殺了雞和豬,把血涂在上面,把竹簡埋在地里,擺出一副鄭重盟誓的樣子。鄶國國君發現了名單,以為這些人里通外國,便把他們殺了個精光。就在這個當口,鄭桓公出兵襲鄶,滅其國而并其地。

   不管是鄭桓公還是鄭武公,先借地“寄孥”,再圖謀滅掉人家,這樣的“資本原始積累”過程并不光彩。鄭國雖然強盛一時,鄭武公的兒子鄭莊公被稱為“春秋初霸”,但后來內亂不已,國勢不振,或許跟這樣的崛起方式有關。

   不過,由于地處中原的地理優勢,以及東遷之后與殷商后裔的合作,鄭國商業發達,文化繁盛,享國達400年之久。(策劃文體新聞中心執行首席記者 姚偉 實習生 陳京 文圖 學術顧問 張志清 研究員)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大河網(2014-11-04)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