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站始建于1904年,是中國鐵路建設初期蘆(溝橋)——漢(口)鐵路中段的業務站,時稱鄭縣站。1914年隴海鐵路開(封)——洛(陽)線正式投入運營,奠定了路網中心的基礎。新中國成立后,為適應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1953年鄭州站改擴建工程動工,1956年投入使用,并先后分離出貨運站、編組站和以運輸旅客為主的客運站。為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1988年鄭州站再次進行改擴建工程。1999年12月28日隨著主站樓的投入使用,長達12年的改擴建工程落下帷幕。2010年1月,無站臺柱風雨棚建成并投入使用,一座嶄新、雄偉的現代化客運站,呈現在世人面前。
鄭州車站地處京廣線及隴海線兩大鐵路干線交匯處,扼守中原腹地,位居河南省鄭州市的中心,連接京廣、隴海兩大鐵路干線,占地面積近3000畝,站房面積14.4萬平方米,固定資產6.5億元,13條客車到發線,日接送旅客列車330多列,2010年,車站共完成運輸收入34.4億,同比增加6.7億元,增幅24.2%,超年計劃1.8億元;旅客發送累計完成3191.7萬人,同比增加314.2萬人,增幅10.9%,超年計劃98.7萬人;貨物發送累計完成670.8萬噸,同比增加155.3萬噸,增幅30.1%,超年計劃95.8萬噸。鄭州車站既是全路特等客運站,也是全路最大的旅客中轉站和行包中轉站,素有中國鐵路客運的“心臟”之稱。
2010年12月28日,鐵道部、河南省重點工程建設項目——鄭州火車站西站房正式投入使用。鄭州火車站西站房位于中原路與京廣路交叉口,總投資4.79億元,建筑面積15.8萬平方米,主體工程包括新建第七、八高架候車室,西站房主站樓等相關場所的改造項目。其中,西站房售票大廳采用高達21米的輕鋼結構玻璃屋面構建。
鄭州東站于2009年6月29日開始施工,在建世界第一座、世界最大規模的設計時速350公里及以上高速鐵路十字樞紐火車站,該站位于世界上線路最長的京港高鐵和新歐亞大陸橋-徐蘭高鐵、鄭渝高鐵(京昆高鐵)十字交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