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中心 >> 查看新聞
道口燒雞突出重圍 成為真正的“天下第一雞”
作者:張存有燒雞    時間:2013/8/27 16:40:22

      從河南省省會鄭州打聽滑縣,十個人有九個人不知道在哪兒,長途車站只有到道口的班車。來到道口,才知道道口即是滑縣,為什么有這種現象呢?滑縣是我國糧食生產十強縣,全國小麥產量第一,但讓滑縣全國聞名的是一只雞——道口燒雞。“道口因雞而揚名,雞因道口而出名。道口燒雞創始于清順治十八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道口燒雞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創始人叫張炳。他在道口鎮大集街開了個小燒雞店,因制作不得法,生意蕭條。有一天一位曾在清宮御膳房當過御廚的老朋友來訪,他身懷絕技。兩人久別重逢,對飲暢談。張炳向他求教,那朋友便告訴他一個秘方:“要想燒雞香,八料加老湯。”八料就是陳皮、肉桂、豆蔻、良姜、丁香、砂仁、草果和白芷八種佐料;老湯就是煮雞的陳湯。每煮一鍋雞,必須加上頭鍋的老湯,如此沿襲,越老越好。張炳如法炮制,做出的雞果然香。從此,營業興旺,張炳把他的燒雞店定名為“義興張”。
      “義興張”的牌子打出以后,張炳反復實踐,在選雞、宰殺、撐型、烹煮、用湯、火候等方面,摸索出一套經驗。他選雞嚴格,要選兩年以內的嫩雞,以保證雞肉質量。挑來的雞,要留一段候宰時間,讓雞消除緊張狀態,恢復正常的生理機能,有利于殺雞時充分放血,也不影響雞的顏色。配料、烹煮是最關鍵的工序。將炸好的雞放在鍋里,對上老湯,配好佐料,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慢煮。燒雞的造型更是獨具匠心,雞體開剖后,用一段高梁桿把雞撐開,形成兩頭尖尖的半圓形,別致美觀,成元寶形。其色、香、味、爛被稱為“四絕”。自此以后,燒雞做法便代代傳承,傳統工藝一直秉承傳媳不傳女的老規矩,既傳家珍絕技,又傳百年老湯。
      舊社會中,道口燒雞受盡了厄運,抗日戰爭時期,燒雞傳人為防技藝失傳,百年老湯損失,臨行前用大缸藏好,深埋地下,解放后,道口燒雞重放光彩,獲得了新的發展。
      漫步滑縣縣城,你便進了燒雞的世界,各式各樣的燒雞店琳瑯滿目,“義興張”、“畫寶剛”、“薛記”、“王記”、“胡記”、“董記”等等,而且單打“義興張”的招牌就有好幾家,這么多的燒雞店到底哪家才是最正宗的呢?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多燒雞品牌呢?
      原來,解放后,義興張傳人張長貴(字和禮)先生是省、縣政協委員,我國著名燒雞專家。黨和政府對他的親切關懷,人民給他的崇高榮譽,使這位飽經滄桑的老人感激涕零。1955年河南省政協會議上,他慷慨無私、毫不保留地公開了他家祖傳三百余年的絕技秘方,受到了人民的熱烈歡迎。此后,道口燒雞獲得了空前發展,由此衍生出了好多品牌。
      改革開放以來,道口燒雞得到了迅猛發展,家庭作坊、企業紛紛開始加工制作道口燒雞,形式更加多樣化,鮮燒雞、軟包裝燒雞、雞翅、雞脯翅等系列產品。道口燒雞名聲鵲起,銷往全國各地。
      然而,由于受制作工藝、傳統觀念、發展理念等多種因素影響,道口燒雞以開店售賣為主,演習傳承老一代的銷售方式,發展出現了瓶頸,品牌多,規模小,銷售形勢單一,在道口燒雞走向世界的途中顯示了明顯不足,剛剛起步沒幾年的武漢九九鴨脖,其加盟店已經開遍大江南北,大街小巷,而此時道口燒雞才剛有了品牌宣傳的意識。目前幾家大一點的龍頭產業開始了網上建站,連鎖加盟等新興銷售模式,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進軍國際市場。
      隨著社會的迅猛發展,人們對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食品,干凈衛生,好吃快食的要求越來越迫切,快餐時代,如何發展好道口燒雞的快餐文化,進一步擴大道口燒雞的規模,適應新的快餐方式呢?鮮燒雞運輸時間短,不宜長時間保鮮,那么如何結合快遞及網絡營銷,可不可以開淘寶商城,進行電子商務營銷呢?在全球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的時代下,一個雙“十一”能產生網購營業額16億的情況下,道口燒雞如何分得一杯羹呢?公關各地高級飯店,推出燒雞菜肴有沒有路可行呢?加盟連鎖如何做的更好既能保持原汁原味不離正宗,又能是企業得到迅猛發展呢?我想在這幾個方面上下功夫,歷史上曾與金華火腿、北京烤鴨齊名,被譽為“天下第一雞”的道口燒雞才能突出重圍,再現中華明饈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