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困菜邦的故事
2013/5/22 9:13:23 點(diǎn)擊數(shù):
【字體:大 中 小】
孔子帶著楊懷、子路倆徒弟周禮天下時,有一天來到菜邦,師徒仨沒有吃的了,孔子就叫子路去向要飯的頭兒——飯旦老主借糧。
子路找到飯旦老主,說明來意。飯旦老主看了看子路,說道:“借糧可以,但你要回答我個問題,只要你能答出來,我就借給你。”子路答應(yīng)了,飯旦就問:“啥多啥少,啥喜歡啥惱?”子路想了想,說:“天上星多日月少,娶媳婦喜歡埋人惱。”飯旦聽后,搖搖頭說:“你回去吧,沒有糧食。”
子路回去把借糧經(jīng)過給老師一說,孔子看著子路嘆了口氣,然后又對楊懷說:“你去借糧吧。”
楊懷來到飯旦老主那兒,飯旦照樣提出了同樣的問題,楊懷沒犯考慮,答道:“世上人多君子少,借帳喜歡還帳惱。”飯旦聽了,微微一笑,連聲說:“好!好!”就留楊懷吃了飯?jiān)僮摺?br />
做飯的時候,只見飯旦用倆手指頭在面缸里捏出了一點(diǎn)兒面,沾點(diǎn)兒水和了和,就包起了餃子,那餃子小得像米粒兒。楊懷覺得很奇怪:這點(diǎn)兒餃子能夠誰吃。可是,當(dāng)水燒開后,把餃子丟在鍋里,飯旦用勺子在鍋里來回一攪,好家伙!鍋里咕咕嘟嘟地漂起滿滿一鍋餃子,那餃子個兒比平常人家包的還大。
飯后,飯旦找來兩根兒鵝翎,把它們從中間弄斷,露出當(dāng)中的空心兒,扔掉了尖兒處那段兒。然后灌了一鵝翎米,一鵝翎面,遞給了楊懷,并對楊懷說:“到時有糧食啦,還用這還俺。”楊懷雖然覺得少得可憐,但他想,借東西不能拘多少啊。他把兩根鵝翎分別夾在兩只耳朵上,謝過飯旦,回老師那兒去了。
孔子見楊懷回來了,問借到糧食沒有。楊懷一邊從耳朵上拿下兩根鵝翎,一邊說:“借到了,就這些。”孔子和子路一看,覺得又奇怪,又好笑,但又不好說什么,因?yàn)槭墙璧臇|西,人家給是仁義,不給是本意,不能嫌少。
孔子讓楊懷把米和面倒出來,這一倒,可了不得了,兩根鵝翎里米和面已經(jīng)快倒成兩座山了,可還是沒倒完。師徒仨人高興得不得了。
后來,孔子有了糧食,還用那兩根鵝翎還飯旦糧食,很多人也不知裝了多長時間,但不管怎么裝,也裝不滿那兩根鵝翎。飯旦知道后,就對孔子說:“你也甭還了,以后讓你的徒子徒孫還吧。”
正因?yàn)檫@,后來要飯的不管走到哪兒,只要看見門上貼有對聯(lián)兒,就知道這家是識文斷字的人家,是孔子的徒子徒孫,就要進(jìn)去要。而這些人家也知道自己的祖師——孔圣人欠人家糧食,所以,一見要飯的來了,從不打別(方言,意為打折扣)。
責(zé)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