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去“無聊”工作 打造寶貝衣櫥
新婚不久的汪雪飛曾在一家私企上班。“今年6月,我上班的那家公司搬到了湯陰縣。可能是覺得公司離家遠了吧,我越來越覺得為別人打工沒有什么意思,就決心打造一份屬于自己的事業……”汪雪飛說。
做出決定的那一天,她認真考慮了一番。因為結婚了,周圍人的話題也漸漸轉到了孩子身上。“當時我就想,每個家庭都有孩子,父母就算平時再不舍得花錢,家里最好的吃的、穿的、用的,一定會給了孩子。”出于這個觀念,再加上丈夫的朋友也有開童裝店的,而且生意還不錯。汪雪飛想到,這可能是個商機。
于是,汪雪飛辭去了工作。籌集資金、向朋友取經、選店址、進貨……在汪雪飛的努力下,9月4日,“寶貝衣館”終于開業了。
寧可自己吃虧 “就當交個朋友”
別看汪雪飛的童裝店不到20平方米,但是一到下午放學時間,店里肯定爆滿。“旁邊都是居民區,再加上周邊有幾個幼兒園,接孩子放學的家長總是喜歡帶著孩子來店里逛一圈。”汪雪飛說。
在店里和汪雪飛攀談的兩個小時內,不斷有帶著孩子的家長來光顧:有的不買衣服,只是閑來無事,帶著孩子來找她聊天;有的帶著孩子來店里,試了五六件衣服也不買走一件……
“小汪啊,這些人怪有意思啊。進店光轉也不買,時間長了,你還跟她們聊天,不覺得煩嗎?”隔壁店主問道。汪雪飛笑笑:“也沒啥,她們在家一定也很無聊,我在店里也沒事,聊聊天也不礙事兒……”
“售出的衣物,只要不拆牌、不臟不壞,如果尺寸、樣式沒相中,我一般都會為顧客調換。”汪雪飛說,自己開店就做好了遇到各種人的思想準備。一次,一名孩子媽媽在她店里購買了一條運動褲,隔天,她覺得不好看,換成了牛仔褲。后來,她覺得不合適,又將褲子從小號換成了大號,而且拒絕加錢。“開童裝店就是小本經營,小號和大號童裝之間存在了幾十元的差價。當時那名媽媽在店里磨了好久,也不想加錢。”汪雪飛說,后來,她妥協了。“就當交了個朋友。”
連夜趕路進貨 樂觀面對挫折
雖然從丈夫的朋友那邊取了經,但同行始終存在競爭,他并沒有告訴汪雪飛進貨的經驗。“記得第一次進童鞋,我不知道去哪兒進貨便宜,就直接去商場進貨了,誰知道回來上淘寶網一查,竟然還沒網上賣得便宜……”后來經過一兩次的摸索,汪雪飛才找到了合適的進貨源。
“童裝不像女裝,一款童裝會有4至6個號,非常容易壓箱底,而且童裝的檔次也是經過多次嘗試后才確定的。”汪雪飛說,從9月4日開業以來,她已經去鄭州進了三次貨。每次都是乘坐凌晨的那趟火車。“5點到鄭州,忙忙碌碌一上午,差不多下午兩點再坐火車回安陽。雖然很累,但是很充實。”
“因為小店才開業一個多月,每天照料店鋪又很忙,我還來不及買驗鈔機。”汪雪飛說,她曾因為大意,收過顧客的假鈔。“記得那時我在鄭州進貨,錢交給老板,他說我給的有假鈔……”當時汪雪飛愣了,這意味著一天白忙活了。“吃一塹長一智吧。”汪雪飛說。
談起下一步的打算,汪雪飛說,希望通過自己的摸索,下一步找到第一貨源,讓媽媽們給寶貝買到更實惠的衣服。(記者 王韻涵 文/圖)【原標題:85后小媳婦和她的“寶貝衣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