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0歲的閆交生是林州市臨淇鎮呂莊村人。閆交生說,他13歲時迷上了繪畫、雕刻,從此一發不可收拾。1977年,他應征入伍,在部隊主要從事繪畫宣傳工作,1981年退伍后,除了繪畫、雕刻外,又搞起了木板彩繪、捏面人等民間藝術,且樣樣都搞得十分成功。憑著這手藝,閆交生長年在外闖蕩。
2000年,閆交生突發奇想,要在米粒上搞微雕,經過數次試驗,終獲成功。他所雕刻的作品(大米、小米、芝麻等)中,有紅旗渠、殷墟、文峰塔等。這些作品置入水晶體中,可供人用放大鏡觀賞。2008年,閆交生米雕作品《福娃》被北京奧運會組委會選為貴賓特贈禮品。2009年,他又微雕了毛澤東、朱德、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頭像。
聽說中國文字博物館在安陽隆重開館,閆交生匆匆從外地趕來,并雕刻了《字坊》等相關作品。他說:“我長年在外奔波,沒有在中國文字博物館開館時展現一下咱安陽的這門藝術,感到特別遺憾,如果現在需要的話,一定要通知我啊!”記者 馮湘平 史湘琴【原標題:農民閆交生成為“中國米雕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