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安陽 >> 安陽風情 >> 特色訪談 >> 瀏覽安陽

正月十五玩得歡

2015/3/3 11:28:57 點擊數: 【字體:

 

正月十五玩得歡


    楚旺背閣
    燈節花糕

    “年三十的煙火,正月十五的燈”,元宵節是中國年熱熱鬧鬧的“壓軸戲”。這一天,一切活動的主題強調一個“鬧”字,放花燈、舞獅子、踩高蹺、猜謎語……熱熱鬧鬧的歡聚、喜慶團圓的節日氣氛里,傳承著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元宵節即將來臨,各種民俗活動也都在緊張的籌備中。咱們安陽的特色民俗可謂精彩紛呈。

    燈節會

    城隍廟可謂是安陽民俗文化的圣地。每到元宵節期間,這里的各色民俗活動就陸陸續續呈現在大家面前。老鷹抓小雞、斗拐、推圈、抄交、打陀螺,大家玩得不亦樂乎。這些民俗活動可能只是存在于大家的記憶中,而縣里的民俗活動卻是搞得如火如荼。

    在內黃縣有個普通的村落名叫李官寨村。李官寨村位于內黃縣城南31公里,北距梁莊鎮鄉政府駐地1.5公里;東與白莊、三拐村為鄰;西與蘇村、常村毗連;南界滑縣東呼村。在這個村莊里流傳著一個不普通的傳統節日——燈節會。

    燈節會在清乾隆年間就有記載。整個燈節會按時間的先后順序可以分為四個階段:請“天仙圣母”的準備階段、迎請“天仙圣母”、拜祭“天仙圣母”、辭送“天仙圣母”。這其中最盛大的就是拜祭“天仙圣母”。

    拜祭“天仙圣母”:正月十四早起,由大會首負責安排六人端六樣物品:臉盆、水、手巾、木梳、篦子、鏡子。其中水是兩種:一種用于洗臉,一種用于漱口。最后還有一道茶。這六個人分兩班,手持端著以上供品的托盤,分十二次(道),在神棚內正、倒走三圈,號佛完畢。在接下來的一天里,分早、中、晚三次上供,儀式同前。

    辭送“天仙圣母”:正月十五早上,在神棚內上大供,所謂的“大供”是指在一個八仙桌中間放上一個多層用小麥面、紅棗蒸成的“大花糕”,上面放著三個紅點饃;在花糕的周邊有十大碗供品;碗外圍是香、花、燈、水、果、茶、食、寶、珠、衣十獻供品分放在十個菜碟內。在八半仙桌四角四個碟子內的供品為壓桌,這便是上的大供。而后,還要換大米飯,送壽面,至此,上大供儀式結束。

    燈節會已經傳承了幾百年,在這期間,不知經歷過多少的戰爭與自然災害。據老一輩人說,在抗日戰爭時期,這里靠北二十里便是日軍的軍營駐扎地,李官寨村也是當時“三光”政策的實施地,也更是多次自然災害的重災區。盡管歷經滄桑,村民們還是把這一民俗傳承了下來,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實屬不易。

    近幾年,燈節會隨著時代的發展更加適合現代人的審美品位,燈節會更加深受老百姓的喜愛,也吸引了廣大周邊縣鎮的群眾前來參拜觀看。燈節會越辦越紅火,影響也越來越大。

    內黃背閣

    所謂背閣,即在成年人的肩背上,根據平衡力學原理,運用鐵拐支架和人物道具,通過綁扎偽裝、美化造型而塑造出來的一組組藝術情節。內黃的背閣在咱們安陽稱得上是專業水準。

    背閣由上、中、下三部分構成。上層表演者稱為“上裝”,由3歲到8歲的男女兒童(也叫閣嬰)扮演;下層表演者稱為“下裝”,在整個表演中起基座作用,由熟練掌握各種表演技巧的青壯年扮演;中間部分稱為“中節”,是由套在青壯年背上的一套鐵制背架和用于固定上面兒童的支架組成,外部用與劇情有關的標志性道具裝飾。

    背閣也叫背故事兒,每架閣都是一出傳統戲劇故事。楚旺背閣上裝、下裝及中節都與劇情有關,上裝和下裝為劇中男女主角,中節為標志性道具,上裝和下裝通過中節小巧的鐵芯子連在一起,上中下渾然一體。

    楚旺背閣的奧妙,常常表現在中節部分。中節鐵芯子的捆扎講究技巧,巧妙地隱藏在傘、樹枝、花籃、帽沿等道具里,使觀眾感到很神秘。

    背閣表演,一般由12架閣或24架閣同時進行。下裝腳踩樂點走動,時快時慢,慢時走,快時跑,按規定的程式,走出八卦陣、長蛇陣等陣式。上裝自己作動作,表演傳統劇目中的一些典型情節或武術套路。

    楚旺背閣表演時,聯絡員騎馬先行探路,報告表演地點;開路炮手、旗手、彩船、樂隊等排列在前,背閣表演者在護衛和執幡人(也稱標槍手)的保護下列隊出演。整個表演過程,以大鼓、雙釵、小鐃、鑼、長號(或嗩吶) 等樂器伴奏,烘托氣氛。炮隊、樂隊、旗手、標槍手、護衛和觀眾前呼后擁,場面宏大、熱鬧。

    楚旺背閣,由歷屆“人和會”管理、組織演出。正月十五、十六、十七沿鎮區大街巡回表演。三天各有側重:十五拜廟,十六串街,十七自由表演。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安陽晚報(2013-02-21)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探訪滑縣道口火神廟會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