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大春
近讀老安陽名城文化書系·方言篇《老安陽話》,老友新作泛著墨香,開卷不忍釋書。那些往昔耳熟能詳的方言俚語躍然紙上,親和宜人,如聞天籟,好像鑒賞一幅老安陽鄉土文化市井風俗畫,又似在聆聽我們精神家園的對白。
鄉音入耳入心,最關鄉情。方言土語是地緣文化中最為鮮活、最具特色的構成要素,它是城市久遠的記憶維系,也是家鄉人靈犀相通的文化基因。古都安陽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自然人文底蘊,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八大古都之一。這里是中國語言文字之都,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水土成就一方鄉音。斗轉星移,滄海桑田,歷經歲月磨礪,漳河、洹河哺育的這方熱土,培育出生生不息的人文精神,孕育了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化景觀。老安陽方言承載了這座城市厚重的歷史文化傳統,蘊涵著老安陽人的生活積淀,其方言土語、歌謠民諺語匯豐富、生動傳神、風趣幽默、蘊涵哲理。飽含著民生的韻味,閃耀著智慧的光芒,誠不失為一筆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老安陽話》系安陽市城建檔案館的鄉土名城文化檔案編研選題,總策劃劉麗娜。該書編著者安民長期從事城建統計和宣傳報道工作,潛心城建檔案編研和安陽鄉土文化研究,孜孜不倦,厚積薄發,從浩如煙海的老安陽話中采擷融匯掌故趣聞、熟語歌謠、歇后語、方言詞條為一冊。全書洋洋18萬字,分12章,詳述安陽方言的聲調特征,并收錄了大量鮮活生動的童謠民諺、市聲叫賣、民間風俗、行話趣聞、古老的街巷地名等;采集整理了豐富多彩的安陽方言土語詞匯2000余條,編撰成《老安陽話不完全詞典》,蔚為大觀。通篇鄉情濃釅,膾炙人口,圖文并茂,質樸清新。該書為系統研究介紹安陽鄉土文化方言土語的首部專著,也是鄉土名城檔案資源編研利用的碩果。
愿更多人品鑒鄉音,使老安陽方言文化薪火相傳,弘揚優秀的民族民間文化,以傳承歷史文脈,提升古都安陽的文化軟實力。 (原標題:鄉音是洹河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