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通志·氏族略》所載,相傳董父、己姓,以畜養龍而被帝舜賜姓豢龍氏,其后有以龍為氏的。又據《姓氏考略》云,龍姓出于御龍氏。夏朝的少康六世孫孔甲,都西河(今河南省湯陰縣城東),無法飼養大河(今黃河)中出現的龍。陶唐氏之后劉累向豢龍氏董父學習養龍本領,以事孔甲,孔甲于是賜姓御龍氏,劉累的后人有的就以龍為姓。龍、劉二氏,當初根本就是一家人。
龍氏歷史名人,最早見于史籍的有龍子,他被稱賢人龍叔。由于他主張“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貢”,而被孟子引用而告滕文公,因而青史垂名。秦末項羽大將龍旦。東漢時零陵太守龍伯高、龍述。五代后晉時太常卿,工部侍郎龍敏。宋代刺史、名將軍龍景照。元代沙丘江儒學副提舉龍彳二夫。明代監察御史龍迂奇,御史嘉定令龍晉,四川巡撫龍文光。清代著名戲曲家龍燮,郵傳局局長龍建章,上海天游學院教務長龍澤厚,學者龍文彬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