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與翟讓的鴻門宴
2012/5/3 9:25:51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張須陀死后,他余下的部隊并入接任他擔任討捕大使的裴仁基手中。裴仁基領著這些人,會合朝廷新派來的劉長恭所率的兩萬五千兵馬,準備一前一后夾擊李密與翟讓,但此計謀被李密輕易識破,于是李密將計就計,將瓦崗軍分為10隊,其中四隊埋伏對付正在趕來的裴仁基,其余六隊由自己與翟讓分別統領,對抗劉長恭率領的隋軍。最終隋軍大敗,士卒死者十之五六,主帥劉長恭脫掉官服才逃得一命去。
直至戰斗結束,裴仁基的大軍也沒有趕到。此時的他,進退兩難,進,與李密交手,對方兵鋒正銳,退的話,按律當斬。在此局面下,李密立即抓住機會,派人招降,裴仁基投降了李密。
他這一降,又給瓦崗軍帶來幾員虎將,其中就包括他的兒子裴行儼,還有秦瓊和羅士信。
三兩下之間,憑借出色的計謀和天才般的戰略眼光,李密讓瓦崗軍有了一個脫胎換骨的變化。至此,李密終于在各路英雄中脫穎而出。翟讓不得不讓賢,尊李密為魏公。
當此之時,天下之人看到李密的事業,紛紛前來投靠。
隨著公司業務越做越大,翟讓與李密的矛盾也越來越突出。平心而論,沒有李密的才能和苦心經營,瓦崗寨最多只是一幫烏合之眾,絕對不可能有今日之輝煌。但是隨著產業的拓展,產權不清晰的問題嚴重制約了企業的發展。
翟讓雖然讓出寨主之位,但是仍不肯輕易放權,在瓦崗寨內部保持著一套自己的行政班子,時不時給李密使些絆子,令這個企業內部彌漫著一股缺乏凝聚力的破敗之象。
裂縫,因兩人識見水平的不同而漸漸生成,并隨著時間的發展越拉越大。
事實上,李密、翟讓的第一次會面就充分顯現了兩人之間的巨大差距。李密一開口便大談天下局勢,而翟讓腦子里盤算的凈是些打家劫舍的玩意兒。
在內部裂痕愈來愈明顯的時候,瓦崗軍迎來了最大的一個對手:王世充。
瓦崗軍在李密的率領下,經過連番血戰,痛殲王世充一撥又一撥大軍,取得了一場又一場勝利。但是王世充在隋朝東都勢力源源不斷輸血的支援下,始終保持著足夠的韌性,在讓瓦崗軍也付出不小的代價之后依然堅強地茍延殘喘。
就在同王世充的較量進行得最緊張激烈時,瓦崗軍內部繼續為爭權奪勢內訌著,翟讓的一幫兄弟又開始攛掇挑事,翟讓之兄更是說了一句點燃炸彈引信的話:“天子汝當自為,奈何與人!”翟讓聽了也只是大笑而已,既未表示同意,亦沒有責備之語。
但這句話傳到李密耳中,已經完全變了意味。是該到攤牌的時候了!
是時,翟讓又干了幾件勒索金銀財寶的事,被勒索的甚至有瓦崗寨的高級將領房彥藻。翟讓威脅他:“聽說你之前攻下汝南,大得寶貨,但只孝敬給魏公,全不與我!魏公是我所立的,事未可知。”言下之意就是:李密的位子我想拿回來就能拿回來,你給我小心點!
房彥藻大皺眉頭,于是便跟別的高級參謀一起密勸李密動手除掉翟讓。一場血腥的鴻門宴就此拉開了序曲。
整個宴會的過程有些波瀾不驚,雖然兩家嫌隙已生,但頭腦簡單的翟讓并沒有過多提防這位鳩占鵲巢的外來客,而且李密剛剛指揮瓦崗軍取得了對王世充的又一次巨大勝利,所以接到宴請的消息,翟讓并不以為意,帶著主要親信前來赴宴。
宴會的進程,按照李密早已寫好的劇本順利進行著。由于不是項羽宴請劉邦那樣的“敵我關系”,故此翟讓的身邊,跟進去了很多武功高強的侍衛。
酒過三巡之后,李密就命左右悉數退下。按照預定的劇情,下一步自然得讓不明就里的翟讓配合演出,讓身后的侍衛下去。然而,翟讓并沒有下令讓自己的侍衛出去。這倒不是翟讓精明,而是他的頭腦里本就沒有作秀的本能。幸好李密的助理急中生智,上前對李密請示道:“今方為樂,天時甚寒,司徒(翟讓)左右的這些兄弟也辛苦了,也請一并給些酒食吧。”于是翟讓讓身邊的侍衛全部散去,到別的營帳喝酒去了,身邊只剩下幾個主要將領。
李密身邊只留了一個勇士蔡建德,由他作為執行任務的人選。但見蔡建德執刀在李密身后侍立,待李密拿出一張良弓假意請翟讓欣賞之際,突然抽刀猛砍翟讓。
翟讓猝不及防,立刻跌倒下床,蔡建德立刻跟上補了數刀讓其斃命,翟讓之兄翟弘、翟弘之子翟摩侯、翟讓親信王儒信一并被殺。【原標題:李密與翟讓的鴻門宴】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古今故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