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趙同增
“我很自豪,我是喝紅旗渠水長大的林州人!”
初見李江福,乃一介書生,白白凈凈,慈眉善目,溫文爾雅。及至一開口,鏗鏘的林州話擲地有聲:“在外闖蕩幾十年,我可以負責任地說,咱從來沒給河南、沒給紅旗渠抹過黑丟過臉!我的信條是:寧肯負自己,決不虧別人!”
李江福,1963年生于林州,中共黨員,河南新城建設有限公司項目經理。
1986年,23歲的李江福跟隨林州的“十萬大軍” 出太行,投身建筑業。23年來,他東奔西走、南征北戰,在各種艱苦環境中和數不清的困難條件下,連創“中州杯”、“結構中州杯”、“濟南軍區優良工程”等工程質量獎數十項。新城公司先后被評為“全國優秀建筑企業”、“河南外出文明誠信企業”,連續5年被評為“河南AAA級信用企業”,連續8年榮獲“河南省重合同、守信用企業”。李江福本人也先后榮獲“全國建設系統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2008年11月,光榮入選“中國好人榜”。
一個赤手空拳的“山里娃”,用23年的時間,一步步走向成功、邁向事業頂峰,一點點積累財富、贏得人們的敬重,靠的是什么?
“誠信!”李江福認真地說,他有很深很濃的“紅旗渠情結”,用雙手鑿開太行山的林州人有很多優秀品質,其中包括誠信,“在我看來,誠信比生命還重要!”
為按時給農民工開工錢,他賤賣了自家住房
農民工侯路生,林州人,跟隨李江福打工已20年。他這樣評價李江福:“李總對咱農民工,沒得說!跟著他干,心里踏實!”
2007年底,農歷春節在即,但個別業主嚴重拖欠工程款,致使農民工工資還缺額100多萬元。有人出主意說,給民工解釋一下,工資等過完春節再補發,以李江福的為人,民工兄弟都會理解的。李江福卻說:“20多年來,咱沒拖欠過民工一分錢,這次也決不能破例!”
他做通家人工作,把自家的兩處房產一處便宜變賣,另一處到銀行抵押貸款,及時、足數發放了農民工工資,使100多位農民工按時揣著工錢回家過年。
李江福多年的老伙計、公司副書記游宗軍說,從事建筑業20多年來,李江福始終嚴格遵守合同,從沒拖欠過工人一分錢工資,沒有任何不良記錄。
李江福說:“和農民工打交道更要特別講誠信,他們是弱勢群體,掙的是血汗錢,不能讓他們心寒!”
為了信守承諾,他一次賠了20多萬元
鄭州錦藝新時代小區大門,巍然屹立在小區出入口之上的京廣鐵路兩側,高20米,氣勢磅礴,造型新穎別致、美觀大方,是李江福的得意之作。
然而,承接這個工程,李江福賠了20多萬元。
那是2008年,開發商在一期工程主體將要封頂時,為了提升小區形象,臨時決定在主出入口上方的鐵路兩側建造大門,且要求在開盤前完工,工期僅為20天。大門位于小區唯一的出入口,小區內部幾十棟樓宇還處于主體工程施工高峰期,人員及車輛不能停,時間緊、任務重,施工難度大,且交叉作業安全風險大,這樣的零星附屬項目屬于典型的“雞肋”工程。很多人建議李江福推掉這項工程,但李江福卻說:“把工程交給我們,是對我們的信任,咱就決不能失信于人,賠本也得把這塊雞骨頭給‘啃’了,還一定要干好、干漂亮!”
工程如期高質量交工,開發商感慨地說:“我們沒有選錯人,項目交給李總,就是讓人放心!”
挑戰“潛規則”,昧良心的事堅決不干
李江福說:“我自信管得住自己的手和口,昧良心的事堅決不干!”
材料供應商為得到“特殊照顧”,千方百計請項目經理吃飯、塞紅包,幾乎成了建筑行業的“潛規則”。然而,這一套在李江福面前卻行不通。
一次,一位材料供應商想推銷產品,中秋節時找到李江福家,趁他沒在家,將一包禮品和兩萬元現金丟下就跑。回家后,李江福嚴厲批評了自己的愛人,并教育家人不允許再收受任何人的禮品。次日,他將禮品及現金全部退還,并告訴供應商:“不用給我送東西,只要你的產品質量合格、價格合理,就可以優先采用,但以次充好、違背原則的事我是堅決不會干的!”
李江福的舉動,感染和帶動了公司其他干部,新城公司成了“綠色地帶”。
除了把好材料質量關,李江福對工程的每個部位、每道工序都要親自查驗把關,從不允許偷工減料,質量不合格堅決返工,每個工程都做到問心無愧。
社會需要奉獻時,他總是親力親為
去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后,正在外地出差的李江福立即返回鄭州,立即購買了災區急需的切割機和刀片80多臺套,購置客貨汽車1輛,攜帶捐款30多萬元,身患高血糖的他親自駕車近20個小時,帶領員工及捐獻物資連夜趕赴四川安縣重災區參加過渡安置房的援建工作。在地震災區,他和他的團隊冒著一波又一波的余震,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困難,高質量完成了安置房援建任務。為此,李江福和他的隊伍榮獲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的“抗震救災、重建家園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
“對社會誠信就是對自己負責!我們一切都來自社會,社會需要我們的微薄之力時,我們義不容辭!”李江福說。
新鄉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他主動捐款2.2萬元;特困市民祁秀珍家里不慎著火燒毀了房子,他當即送去善款7000元;一次性為新鄉市弱勢群體幫扶中心捐款4萬元;捐建林州市茶店鄉衛生院門診樓等公益項目……除此之外,近年來,他還先后捐助12名特困生完成了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