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鶴壁 >> 名人名家 >> 身邊名人 >> 瀏覽鶴壁

王清嵐和他的近千張拓片

2013/10/14 10:58:07 點擊數: 【字體:

王清嵐和他的近千張拓片


    為了將閑散在民間的碑刻史料保存下來,17年來,王清嵐走遍了浚縣及周邊11個鄉鎮大部分村莊,自費搜集近千張碑刻拓(tà)片,使即將遭到損壞的珍貴歷史資料得以保存,為地方史志拾遺補缺提供了資料保障。

    他終于總結出了“先上后下,先輕后重”的方法。

    在野外做拓片是一件辛苦且危險的工作。為了尋覓碑刻,他常常一大早騎著電動車一跑幾十里,到溝渠里、墳頭上、河堤上、山頭上去尋找,不論寒暑。碑埋在地下,得用鐵锨刨開土層跳進去拓。碑高了,得搭梯子爬上去拓。晚上歸來,還要把一天收集的資料整理歸檔,一熬就是大半夜,甚至通宵達旦。

    就這樣,那些散落在各處的碑刻史料被他一點點搜集起來。幾年下來,他不僅跑遍了浚縣大部分村莊,甚至還跑到周邊縣市,發掘和搜集到了許多珍貴的文物資料。

    11月8日,記者來到位于浚縣縣城的王清嵐家,他家最顯眼的就是滿屋子的拓片,有石版畫、書法、碑刻……“我文化水平低,一輩子干的工作與文化不沾邊,想不到老了老了卻迷上了這個。”王清嵐笑道。

    近千張拓片勾勒出歷史場景

    據王清嵐介紹,他搜集的拓片內容豐富,有墓碑、墓志、寺廟碑文、旌表德政碑、詩文詞碑文、修造碑文、紀念碑文、古代石刻藝術(石版畫、雕刻)8大類,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佛教、道教等。從時間跨度上,上至南北朝武定元年(公元543年),下至中華民國。從人物上看,上有皇帝、中有大臣、下有處士。從這些碑刻拓片中,可以看出當時的社會生活、社會管理、社會制度等變遷。

    歷史是相連的。一張碑刻拓片看不出什么,但將近千張碑刻拓片串起來看,就能夠呈現出歷史的真實場景。它們組成歷史的影集,幾乎能將各個時期的歷史呈現出來。“這其中的故事講八天也講不完。”王清嵐說。碑刻資料是古代史的組成部分,浚縣的碑刻資料對中原地區古文化史乃至中國古文化史的查遺補缺有著重要價值。它們分散在民間各個角落。有的被埋起來,有的被打碎了。如果不搜集起來,很快就會消

    從搜集家譜到搶救碑刻史料

    今年72歲的王清嵐腿腳利落,說話擲地有聲,似乎有著使不完的勁兒。他告訴記者,他10歲輟學,18歲當兵,后轉業到地方工作,2000年退休。1995年,還在工作崗位時,他受族人委托在老家王莊調查整理家譜。

    寫家譜牽扯到移民,需查檔案、搜集家族譜牒、拓碑文。漸漸地,他對明代移民以及與移民相關的村莊產生了興趣。在好友浚縣縣志辦工作人員田青的支持下,他一面寫家譜,一面搜集明朝以來的移民資料。在此過程中,他發現由于時代久遠,很多古碑刻或散失,或被毀壞,或字跡模糊,如果不及時搶救,這些珍貴的資料將永遠地從人們的視野和記憶中消失,那將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

    要搜集資料,就得做拓片。為了學習做拓片,他找遍周邊地市的書店,買來有關書籍,但發現書中的辦法并不適用。紙的干濕度、用墨的多少,都關系到拓片的質量。那時,一張6尺見方的宣紙一般要七八塊錢,往往要用上一二十張,才能拓好一張。經過多次的實踐,

    □晨報記者 馬珂 文/圖

    失,將永不再尋。

    在他的拓片中,很多曾拓過的碑刻如今已被損壞,他的拓片成為歷史唯一的佐證。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亞洲明清史的教授,北京師范大學、四川大學的教授都曾找過他尋求幫助。

    編著《浚縣村落》一書

     “這些拓片能補正史之不足,讓我實現人生價值。”王清嵐說,他是抱著搶救、保護的心態東奔西走,一直到今。為了讓這些珍貴的史料永久保存,他學會了使用電腦,將搜集到的碑文整理出來,逐字逐句地輸入。

    王清嵐說,搜集拓片讓他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這是他最大的財富。研讀、整理這些近千張拓片雖然工作量非常大,但可以陶冶他的情操,已經成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

    通過拓片,王清嵐發現了眾多的古代地名,弄清了浚縣613個自然村的情況,并由此編著了《浚縣村落》一書。現在他正在整理手頭上所有的拓片,準備再出一本書,以方便更多的人查閱。“如有志之士愿合作研究浚縣史,我可協助參與。”王清嵐說。

     “尋拓于樂,陶冶性靈,寒暑無間,探覓有聲。佐證旁引,黎地古風。文獻輯乘,功及今明。”浚縣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付文慶這樣寫詩評價他。誠哉斯言!【原標題:王清嵐和他的近千張拓片】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淇河晨報 2012年11月13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