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樊德然老師已經80多歲高齡了,他收弟子很講究,要先看資質。很幸運,樊德然老師沒有嫌棄我年齡大,收了我這個半路出家的弟子。正是這一段的系統學習,為我以后制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為了熟悉步驟,畫糖畫之前一般先進行繪畫練習。這個繪畫練習和平常的繪畫一樣,但要畫出連筆來,要注意筆順,目的主要是練習筆順和構圖。剛開始和素描一樣,就是畫線條,畫線條在整個課程中占用的時間達1/3。每天用勺子和糖稀練習繪畫,一直到非常嫻熟才算合格。可以說,這是一個基本功的練習,就像打樁一樣,要夯實基礎。
糖畫制作重在用心
糖畫的制作,要從糖稀開始,選材是很重要的一關。要選用新的白糖,然后加上蜂蜜一起熬制。熬制的時候要用大火,這個度一定要把握好,就是在剛剛把糖稀里的水分熬干的時候停火,這樣制作出來的糖畫,線條才流暢,色澤才光亮。然后趁熱把它倒在大理石板上,糖液倒在大理石板上之后就會冷卻、凝固,待糖液完全凝固成糖塊后,切碎保存。在制作糖畫之前,拿出適量的糖塊放在鍋內溶化。溶化糖要用小火,火大了糖會焦,要用小火將糖慢慢溶解,當糖完全溶解后就可以繪畫了。
用糖作的畫,涼了之后非常容易凝固,所以畫糖畫的動作要快,每筆之間不能間斷,畫畫之初就要考慮到筆順問題,做到胸有成竹。作糖畫是沒有底稿的,畫稿全在頭腦里。用勺子舀出糖稀之后,在石板上作畫,趁熱一氣呵成。隨著縷縷糖絲的飄灑,十二生肖,張飛、趙云、花鳥魚蟲、飛禽走獸便栩栩如生地呈現在你面前,再趁熱粘上一根竹簽,糖畫就算大功告成了。
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師傅只會教你基礎的幾個糖畫造型,后面的就全靠個人的領悟和練習了。如果只是教什么學什么,那么你永遠只能是個畫匠,達不到畫師的高度。
學無止境。藝成之后,我不斷學習提高,聽說哪里有好的糖畫師,我會跑去觀摩學習,然后融入自己的創作之中。2008年北京奧運會,我創作了糖畫《奧運福娃》。2010年上海世博會,我又用糖畫制作了世博會的會徽。此后,我又逐步開始立體糖畫的制作,金錢龜、螃蟹就是我的獨創。我制作的糖畫受到了大家的喜愛。
糖畫作為一門民間傳統手工藝,要想得到傳承和發展,就必須緊扣時代脈搏,這樣才具有生命力。因為自己的作品受到大家的喜愛,這幾年我也經常應邀到外地展出作品和參加活動,作品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不遺余力培養后人
現在我有兩個徒弟了,大徒弟是一名大學生,現在還在學校讀書;小徒弟就是我兒子,上小學四年級,他現在已經能熟練地做出蝴蝶、兔子等造型的糖畫了。
大徒弟現在制作的糖畫已有模有樣,有時候還代表我去參加外地的活動。作為一名大學生,他肯認真來學習這門民間技藝,本身就是對這門技藝的認可,我感到非常欣慰,所以,對這門手藝的教授,我從不藏私。
自從開始制作糖畫,我對一些手工藝就變得非常感興趣。近幾年,我又學習了草編。為了練好草編,我的手指不知道被劃破多少次,但是我從來沒有后悔過。想想之前的幾年,感覺和做夢一樣。當我在南方辦公室里坐著看文案的時候,我何曾想過有朝一日,會坐在這里成為一名手工藝人?
糖畫在很多人眼中是一門小手藝,可是在我眼中,是我的生活,我的理想和寄托。現在,全家人對我畫糖畫都非常支持,我也希望自己在糖畫制作方面有更多的創造,把這門藝術發揚光大。本報記者 馬燕 文 趙文建 圖【原標題:糖畫,甜美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