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御用之器——琺瑯,掐絲琺瑯之所以在幾百年里成為宮廷專有的華貴藝術,一方面因為銅胎掐絲琺瑯價值不菲,尤其是元、明時期的掐絲琺瑯器,胎體厚重,全由純銅制成,極少的甚至用金做胎;另一方面,掐絲琺瑯與生俱來的鐘鼎富貴之氣,與文人階層的隱逸風度形成極大反照,因此被歷代帝王當作獨一無二的皇權與財富的象征。
五閑堂此次征集得一件琺瑯臻品——雙耳掐絲琺瑯開光麒麟梅瓶。此梅瓶不僅傳承了琺瑯特有的華貴和瑰麗,又在細節上極具考究。
該梅瓶以銅胎為主,制胎的成熟工藝造就了其厚重端莊的器型,器表施藍釉為地,肩部以纏枝花卉紋,腹前后繪以瑞獸麒麟圖,只見麒麟挺胸曲腰,目瞋口張,頸短而闊,回首作仰天長嘯狀,獸身紋飾極富裝飾味,其體感強,且厚實,在重視整體感的基礎上,更注意夸張和變形,顯得壯美而有生氣,再以祥云和花團為點綴下,更增添了梅瓶的整體感與靈動性。自古麒麟出沒處,必有祥瑞,乃吉祥之寶,從古到今都是公堂上的裝飾,以振官威之用,也是權貴的象征,表達了古人的美好祝愿。瓶底略內凹,落有“乾隆年制”雙方框字款。
器身用色以琺瑯一貫的寶石藍、菜玉綠、雞血紅、車渠白之上,又融合了葡萄紫、翠藍和玫瑰色,觀之愈加純凈透亮,泛出晶瑩可愛的寶石光澤,使得器身上的麒麟熠熠生輝。
除了器型與用色上的巧奪天工,更以麒麟獸首為雙耳,巧妙的雕刻出麒麟目瞋口張,莊嚴威武的神態,并賦予黃銅本色,更顯得霸氣傳神!
此梅瓶掐絲技術嫻熟,銅絲流暢細膩,填彩平整艷麗,同時結合鏨胎和畫琺瑯之制作技巧于一體,繪畫藝術與琺瑯工藝的完美融合,使本件掐絲琺瑯作品更臻于極境。
隨著掐絲琺瑯行情近年來逐漸啟動。2010年香港佳士得拍賣會上 ,一對清雍正御制掐絲琺瑯雙鶴香爐則以1.295億港元(合1670萬美元)的成交價由劉鑾雄拍得,創下了掐絲琺瑯藝術品的世界拍賣紀錄。
掐絲琺瑯以用料昂貴,銅胎為主,琺瑯釉多為進口 天然礦石、半寶石加工提煉而成,耗金量也大,其用料和制作工藝構成了它 的巨大成本。并且工藝繁復、需要能工巧匠多個環節的配合,因此很長時期內作為御用器主要由宮廷內皇家御用作坊制作,又因為得到明清兩代皇帝的重視,不惜工本,精益求精,致使皇家御用琺瑯制品美侖美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