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歷史傳說 >> 姓氏文化 >> 瀏覽文章

中國人最容易誤讀的十個姓氏

2013/10/12 9:02:03 點擊數: 【字體:


    現在我們已經習慣于說“按姓氏筆畫為準”之類的話了,在大多數人心目里,姓氏是一回事。其實,在古代,姓和氏之間有著較大的差異。

  “姓”、“氏”的起源很早。許慎在《說文解字》中這樣解釋:“姓,人所生也,從女、生,生亦聲”。所以,“姓”的本義是“生”,本來是代表有共同血緣、血統、血族關系的族號。“氏”可以說是“姓”的分支。“氏”冠在男人的名前,表露著一個男人的封地、爵位、官職、以及追謚,代表了男人的榮耀、功業和尊嚴。譬如武王的四弟叔旦,由于其采邑為周,被稱為周公。其實,周公為姬姓,周只是他的氏而已。

  氏集中產生于周朝。周朝初年,為控制被征服的廣大地區,大規模地分封諸侯。而這些諸侯國的后人即以封國名為氏。另外,各諸侯國又以同樣的方式對國內的卿大夫進行分封,大夫的后人又以受封國的名稱為氏。以后,各種形式的氏的來源又不斷出現,并且氏的數量遠遠超過了姓的數量。但是只有貴族才有氏,貧賤者有名無氏,氏成為貴族獨有的標志。至于貴族婦女,則無論怎么稱呼都必須帶上姓,這反映了中國古代封建宗法制度的權威性和嚴謹性。

  “姓”是從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屬的部族名稱而來。“氏”是從君主所封的地、所賜的爵位、所任的官職,或者死后按照功績,追加的稱號而來。所以貴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沒有氏。

  顧炎武曾一針見血地說出了姓和氏的區別:“氏一傳而可變,姓千萬年而不變。” 姓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商周以前,姓用以區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說。氏用以區別貴賤,貴者有氏,而貧賤者有名無氏。氏同而姓不同,婚姻可通,同姓則不可通婚。

  顯然,因為姓強調的重點在于血緣關系,所以在具體的社會實踐中,“姓”往往起著“別婚姻”的作用。“禮不娶同姓”,“父母同姓,其出不蕃”,“同姓不婚,惡不殖也”。

  所以,“姓”和“氏”里反映著至為重要的信息,切不可混為一談。

  在長期的發展中,許多姓氏的讀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給我們的日常交往帶來了很大的障礙,譬如下面十個姓氏的讀音,就非常容易讀錯,不可不慎:

    1, 句:作姓氏時讀gōu;
  
    2, 黑:作姓氏時讀hè;
  
    3, 區:作姓氏時讀ōu;
  
    4, 樸:作姓氏時讀piáo;
  
    5, 仇:作姓氏時讀qiú;
  
    6, 查:作姓氏時讀zhā;
  
    7, 繁:作姓氏時讀pó;
  
    8, 員:作姓氏時讀yùn;
  
    9, 蕃:作姓氏時讀pí;
  
    10, 尉遲:作姓氏時讀yùchí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中華萬家姓 2010-09-14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