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歷史傳說 >> 姓氏文化 >> 瀏覽文章

劉姓始祖及后人改姓“御龍氏”“豕韋氏”等

2014/4/21 9:31:25 點擊數: 【字體:

劉姓始祖及后人改姓“御龍氏”“豕韋氏”等

劉姓復姓始祖——士會

  劉累是有史記載的劉姓始祖,然而他和他的后人先后改稱御龍氏、豕韋氏、唐氏、杜氏、司空氏、范氏等,其本氏“劉”反倒不常見。

  后來,劉累后裔士會的一支子孫,生活在當時的秦國,才又復稱劉氏。劉氏是在什么背景下“復興”的?“復稱劉氏”的始祖是誰?

  城濮之戰

  士會:劉、范、隨等姓的

  共同顯祖

  浙江財經學院副教授劉佑平在《中華姓氏通史·劉姓》一書中說,在劉姓的早期歷史中,除了劉累之外,還有一個著名的人物,就是士會。劉累是有史記載的劉姓始祖,而士會的一支后裔,則是劉氏后人公認的“復姓始祖”。

  公元前632年,晉楚之間爆發了一場著名的戰役,就是城濮(今山東鄄城西南)之戰。

  當時,楚國聯合陳國、蔡國、鄭國、許國,出兵十余萬,晉國派出的軍隊,只有五萬多人。這場戰役實力懸殊,楚軍志在必得,而晉軍采取了“退避三舍”的戰略方案,最終大獲全勝,從此奠定了晉國的霸主地位,這場戰役也成為歷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

  當時,士會在軍中代任戎右之職,作戰十分勇猛,在戰役中起了關鍵作用。戰后,他受到重用,先后輔佐了晉文公、晉襄公兩位霸主,成為晉國的股肱之臣。

  因為功勛卓著,士會在原有封地隨(今山西介休西南)的基礎上,又加封了范邑(今河南范縣)。所以,他不僅是劉姓的顯祖,也被范氏、隨氏后人尊為得姓始祖。

  復稱劉氏

  士會后裔在秦國復稱劉氏

  公元前621年,晉襄公去世,太子夷皋年幼,為了國家命運,大臣們商議后決定廢太子,改立晉襄公的弟弟公子雍。士會與先蔑出使秦國,迎接在秦為官的公子雍回國繼位。

  不料,士會和公子雍返回晉國的途中,晉國政局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大臣們迫于晉襄公夫人繆嬴的壓力,立年幼的夷皋為國君,并派兵阻擊秦軍,阻止士會和公子雍回國。士會被迫出逃到秦國避難,開始了長達7年的流亡生涯,他的妻兒、族人也先后逃到秦國與他會合。

  士會在秦國也很受重用,成為秦軍的謀士,幫助秦國奪取了晉國多座城池。公元前614年,晉國大臣集會商議后,決定為士會平反昭雪,并最終請他回到了晉國。

  《左傳》記載,士會返晉后再受重用,后來更執掌國政。在他的治理下,晉國“端刑法、緝訓典、國無奸民”,國力日益強盛。后來,士會在范邑去世,謚號為“武”。

  士會歸晉后,他的一部分子孫留在生活了7年的秦國。這支子孫沒有自己的領地,也沒有任何官銜,便去掉了杜氏、士氏、隨氏、司空氏等稱號,復稱祖先劉累的劉氏。至此,劉氏才算最終固定下來,但已經不復顯赫,在秦國的地位幾乎與普通百姓沒有兩樣,同樣要承擔秦國繁重的徭役。直到400多年后,這一支劉氏子孫中的劉邦建立西漢王朝,劉氏才又重新輝煌起來。

  河南商報記者看到,在中華劉姓始祖苑的世界劉氏紀念館里,士會的塑像赫然在列,旁邊的牌子上注明為“累公三十六世裔孫”。

  宗族文化

  劉姓的宗族文化,有一種王者風范

  每個中華姓氏,都有自己的家風和宗族文化。比如,朱姓尚武崇學,孔姓崇文重禮,黃姓看重孝道和開拓精神,蔡姓的家規一半與讀書有關,等等。

  劉佑平認為,與其他姓氏不同的是,劉姓的宗族文化中,透露的是一種王者風范。

  如今,不少劉氏族譜上,都會寫上“御龍精神”4個字,相當一部分劉姓望族以“御龍堂”為堂號,劉姓子孫常被教導:“你是干大事的人。”中華民族自稱“龍的傳人”,而劉氏則以“御龍”自居,這種自命王者的霸氣便可概見。

  如今,劉姓的“王者之風”和“御龍精神”,早已脫離了王侯將相思想的桎梏,成為劉氏子孫激勵自己奮發向上的精神動力。

  三祖遺訓

  劉姓的“三祖遺訓”

  河南商報記者發現,不少劉氏族譜上的“祖訓族規”中,都謄抄著三則祖宗的遺訓,這就是“三祖遺訓”。

  這些遺訓中的一些名句,其實也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傳統價值觀念。這些遺訓的“作者”,在歷史上全都赫赫有名:漢高祖劉邦、光武帝劉秀、蜀漢昭烈帝劉備。

  西漢高祖遺訓

  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而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克,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東漢光武帝遺訓

  舍近謀遠者勞而無功,舍遠謀近者逸而有終。故曰:廣文地者荒,務文德者強;有其有者安,貪人有者殘。

  蜀漢昭烈帝遺訓

  勉之,勉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善惟德,可以服人。

  另外,劉姓著名的“祖訓”,還有明初劉基的《傳家寶》,其中的一些語句,在民間流傳極廣。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河南商報(2014-04-21)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