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歷史傳說 >> 姓氏文化 >> 瀏覽文章

中華古姓來源于圖騰崇拜 系氏族徽號或標志

2014/5/7 15:10:51 點擊數: 【字體:

    中華古姓的來源:圖騰崇拜

  在姓氏出現之前,人們用什么來標示自己的家族和身份?德國東方學家馬克斯·繆勒在《獻給神話學》中說:一個圖騰,開始是一個氏族圖騰的標記,而后是部族的名字,而后是部族祖先的名字。這里的“名字”,其實就是“姓”。

  圖騰對中國人有什么影響?看過姜戎小說《狼圖騰》的人知道,古代不少游牧民族都崇拜狼圖騰;中國古代出現過一個名叫“犬戎”的民族,他們以犬為圖騰;全球華人自稱“龍的傳人”,這源于華夏祖先所崇拜的龍圖騰。另外,華人熟悉的“十二生肖”,其實也是一種動物圖騰崇拜。推而廣之,我們所熟悉的國旗、國徽和企業標志、商品標識等,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圖騰。

  圖騰對華人的影響不言而喻,那么,它與姓氏有什么關系?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王泉根教授研究認為,原始圖騰崇拜是中華古姓的根源。大量古代文獻以及現代少數民族中留存的圖騰信仰,均佐證了這一觀點。

  不少學者也認為,中國姓氏的最初來源,是基于“天道”的原始宗教崇拜、圖騰崇拜與祖先崇拜。所謂“天道”,即一切事物皆有的規則。上古時期,太昊伏羲氏正是將這三種崇拜合而為一,才有了“正姓氏”的創舉。

  圖騰釋義

  氏族的徽號或標志

  圖騰到底是什么?馬克思在《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摘要》中說:圖騰,表示氏族的標志和符號。

  河南商報記者查閱資料發現,將“圖騰”一詞引進我國的,是清代學者嚴復。1903年,他翻譯英國學者甄克思的《社會通詮》時,首次把“totem”譯成“圖騰”,從此成為中國學術界的通用譯名。嚴復在按語中說,圖騰是群體的標志,旨在區分群體。具體到某個氏族,圖騰便成為氏族的徽號或標志。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何星亮介紹,關于圖騰,目前學界有3種觀點:圖騰名稱是一個群體共同的名稱;圖騰是群體的祖先,成員都是由圖騰繁衍而來;圖騰是群體的保護神。他在《中國圖騰文化》一書中說,圖騰在確認氏族成員血緣關系上具有重要意義,是維系、聯結氏族成員的精神支柱和心靈紐帶。

  龍的傳人

  聞一多最早提出“龍圖騰說”

  華夏子孫為何自稱“龍的傳人”?河南商報記者發現,最早提出“龍圖騰說”的,是聞一多先生。他研究稱,上古時期,蛇氏族兼并別的氏族后,便在蛇圖騰的基礎上,吸收其他形形色色的氏族圖騰,成為后來的龍圖騰。

  《竹書紀年》記載,6000多年前,太昊伏羲氏在古宛丘(今河南淮陽)實現了華夏九州第一次大結盟,開創帝業。后人研究認為,這次結盟后,太昊伏羲氏以蟒蛇圖騰為基礎,集中九大部落圖騰的特色,選用鱷魚圖騰的頭、雄鹿圖騰的角、老虎圖騰的眼、巨蜥圖騰的腿、蒼鷹圖騰的爪、紅鯉圖騰的鱗、白鯊圖騰的尾、長須鯨圖騰的須,組成了一個新的圖騰,命名為“龍”。

  從此,華夏民族的知識結構中,有了“龍”的概念。因為龍圖騰匯聚了九大部落圖騰的特點,它就此成為凝聚天下民心的旗幟,各氏族部落從此稱為“龍子龍孫”。

  姓氏圖騰

  風姓起源:龍蛇圖騰或玄鳥圖騰

  關于姓氏圖騰的研究,早已有之。文化學家丁山認為,中國古姓大多是圖騰的遺留。著名歷史學家呂振羽也曾指出,中國今日不少姓氏中,都保留著原始圖騰名稱的遺跡。民國時期社會學家李玄伯則認為,姓就是圖騰的結果。

  郭沫若在《甲骨文字研究》中指出,太昊伏羲氏的“風”姓,起源于鳳鳥圖騰。他認為,“風”與“鳳”在古文中意義相通,鳳指玄鳥,伏羲氏以玄鳥為圖騰,故以“風”為姓。也有學者認為,“風”的古體字為“颺”,在甲骨文中的形象是一條龍和一條蛇,代表龍蛇圖騰。

  《通志·氏族略》記載,“五帝”之一的虞舜姓姚,他居住的姚墟到處是桃樹。其氏族的原始圖騰“姚”,便是由桃樹的形狀演變而來。

  圖騰感生的傳說,上古時期頻頻出現!墩摵·奇怪篇》記載,禹的母親吞食薏苡受孕生下大禹,故夏人以薏苡為圖騰,以“姒”為姓;簡狄吞食玄鳥的“子”(卵)而生下契,故商人以玄鳥為圖騰,以“子”為姓,這就是所謂的“天命玄鳥,降而生商”。

  藝術創作

  網上流傳的姓氏圖騰,其實是藝術家的創作

  現在網上廣泛流傳的“中國100個大姓的姓氏圖騰”,其實是美術家、圖騰文化學者王大有的藝術創作。

  王大有在該書中介紹,中華姓氏來源于上古氏族的文化圖騰,姓氏圖騰是“中華文化的DNA”。他創作的姓氏圖騰,主要依據甲骨文、金文、“鳥蟲書”、陶器或玉器上的“族徽”以及神話傳說創作而成。“我在創作姓氏圖騰時,運用了一些藝術手法,爭取把每個圖騰畫得漂亮些,讓人們喜歡。”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姓氏專家王大良認為,這種姓氏圖騰只是藝術創作,并不能代表學界觀點。“一部分非常古老的姓氏,確由圖騰轉化而成。但姓氏還有多種來源,不應過分渲染姓氏和圖騰之間的關系。”他說,圖騰產生時文字尚未出現,沒人見過圖騰的樣子,怎么會有圖片呢?學者艾農也曾對這些姓氏圖騰進行過批駁,認為它們經不起推敲。

  不過,有學者表示,這組“姓氏圖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姓氏的歷史和發展歷程,雖不能完全當真,但可以從中學得不少知識。王大有創作的圖騰,還曾制作成郵冊《尋根中國——中華百家姓郵資品珍藏冊》面向海內外發行,已經產生了廣泛影響。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河南商報(2014-05-07)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