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姓是中國百家姓中的一個姓氏,人數較少,現在甘肅省還有此姓。《史記》齊有尸臣。晉有尸侯。《集韻》:秦有尸佼,即商君師,著《尸子》。”觽:音戲。尸鄉在今河南省偃師市西。是黃帝后裔,因為周朝公族姓姬,是黃帝嫡裔。
尸姓起源:
起源一、出自姬姓。《左傳》記載:東周時期,召公的一部分后代在尸鄉(今河南省偃師市西)居住下來,因為召公為周王室的公族,為姬姓,所以這一支尸姓出自姬姓。
起源二、出自姬姓。西周時期有個王室大夫叫尸臣,姬姓,尸氏,名臣,具體資料不詳,青銅器《尸臣鼎》于西漢時期被發現。
起源三、出自尸佼。戰國時期有個比較有名的思想家叫尸佼,是山西省曲沃縣人,所以尸姓的另一支起源于山西省曲沃縣。
尸姓歷史名人:
戰國晉有尸侯、尸佼,著《尸子》二十卷;齊有尸臣;明朝有尸聰、尸帛,均為永樂舉人。
尸臣:西周時期有個王室大夫叫尸臣,姬姓,尸氏,名臣,具體資料不詳,青銅器《尸臣鼎》于西漢時期被發現。
尸佼:尸佼(約前390年-約前330年),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先秦諸子百家之一。魏國曲沃(今山西省曲沃縣)人,另一說法是山東人。明于刑名之術,被稱為“尸子”。
尸臣:齊國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