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三國演義》的讀者,對典韋這個名字一定不陌生。在歷史上,典韋是有名的猛將,也是曹操的貼身保鏢,曾經(jīng)數(shù)次救過曹操的命。
近日,讀者典久當先生致電記者稱,他老家有一個典莊村,那里居住的典姓人,都是三國時大將典韋的后代,并且有據(jù)可查。
據(jù)介紹,典姓在葉縣繁衍至今,其間還經(jīng)歷過一場屠殺,僅一個男孩逃走。這個典氏遺孤后來娶妻生子,葉縣典氏才得以延續(xù)至今。
讀者來電“我們都是三國大將典韋的后人”
平頂山葉縣城關鄉(xiāng),有一個村莊名叫典莊村,村里有幾十戶人家都姓典。在鄭州工作數(shù)年的典久當先生,老家就在這個典莊村。
“我們都是三國時期大將典韋的后人。”典久當說,當年,典韋因護衛(wèi)曹操而死,曹操為了表彰典韋的功績,便在這里厚葬了他,并將他的家人也遷到這里。
墓葬保留到現(xiàn)在,典韋的家人也在這里扎了根,典韋也就是如今典莊村典姓人的祖先。
這一說法,得到了葉縣人典洪國先生的印證。他說,如今葉縣的典姓人,祖上都是同宗,家譜世系較為完整,典莊村的典姓人口總數(shù)約有300人。
而家住平頂山的典女士說,常會有人一時不知道她的姓是哪個字,便直接用一個點代替:“有一次去看病,醫(yī)生在開藥方時詢問我的名字,我說了之后,他想了一會兒,直接用了個‘·’代替‘典’。”另有典姓人稱,常有人把“典姓”誤聽成“扁姓”。
典姓故事 祖上曾遭滅頂之災
典久當介紹,在明朝之前,典姓在葉縣曾形成一個人口眾多的大家族:“族譜記載,典姓家族經(jīng)歷了一次大劫難,幾乎被滅族,從此迅速衰敗了。”
他說,明朝時,典姓家族與附近另外一個大家族結了仇,后來更是遭到對方的追殺,除一個小男孩兒活了下來外,其他族人都被仇家殺死。
“這個典氏‘遺孤’后來長大成人,娶妻生子,并在事態(tài)平息后返回故鄉(xiāng)典莊村,繼續(xù)為典韋守墓,其子孫繁衍至今。”他說,如今平頂山境內1200多位典姓人,都是這個典氏“遺孤”的后代。這些,在《典氏族譜》上都記載得很詳細。
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目前,平頂山市有典姓居民1200多人,多分布于平頂山市區(qū)、葉縣和舞鋼等地,其中葉縣典姓人居多。
而在河南省范圍內,除了平頂山之外,典姓人在鄭州、洛陽、開封、許昌、三門峽等地均有分布,但總人數(shù)不是很多。
從全國范圍來看,典姓人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北、河北、遼寧、寧夏等省份,是典型的北方姓氏,總人數(shù)相對較少。另據(jù)介紹,“典”一般發(fā)音為“diǎn”,但在南方一些地方發(fā)音為“diǎng”,在當?shù)嘏c“展”同音。
典姓的三個郡望分別是河南郡、汝陽郡、陳留郡,其中兩個在河南: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陽,轄區(qū)包括今河南省的近一半地區(qū);陳留郡治所在今河南開封,其轄區(qū)包括今開封市、商丘市等。
典韋其人 曹操愛將河南商丘人
說起典韋,看過《三國演義》的讀者肯定都不陌生。《三國志》記載,典韋是陳留己吾(今商丘市寧陵縣己吾城村)人,三國時期有名的猛將。
東漢末年,董卓禍亂宮廷,陳留太守張邈起兵反董,典韋便在張邈帳下任職,以力氣大著稱。后來,張邈與曹操決裂,典韋轉投曹操,后來成為曹操的貼身護衛(wèi)。
眾所周知,呂布是三國時期第一猛將,而他與典韋唯一的會戰(zhàn),便以失敗而告終。公元194年,曹操與呂布在濮陽展開鏖戰(zhàn),典韋率幾十個軍卒持長矛撩戟沖鋒陷陣。呂布軍弓弩齊發(fā),典韋卻毫不在意,直到對方軍團距己方軍隊五步遠時奮起反擊,典韋手持小戟投擲,敵軍紛紛應聲而倒,呂布軍抵擋不住,只好撤退。
保衛(wèi)曹操,典韋可謂忠心耿耿。公元197年,占據(jù)宛城(今河南南陽市)的軍閥張繡投降曹操,曹操親臨宛城受降。不料,曹操在宛城居住時,看上了張繡叔父張濟的遺孀,并將其帶回曹營讓她侍寢。
嬸嬸被人霸占,張繡豈能不惱?當夜,他帶兵急攻曹營,并一路殺到曹操的營帳。此時,典韋守著營帳大門與之殊死搏斗,使得曹操得空逃走。
這場戰(zhàn)斗異常慘烈,史載典韋身受幾十處傷,仍能與來敵短兵相接。兵器壞了,典韋便雙手各抓一個敵兵,當作兵器繼續(xù)迎敵,最后傷口崩裂而死。據(jù)統(tǒng)計,在這場戰(zhàn)斗中,典韋以一人之力,殺死了敵軍200多人。
典姓起源 典姓祖先多在朝為官
據(jù)介紹,典姓最早的出處,是上古的少典國,屬于以國為氏。《國語》記載:“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黃帝、炎帝。”后人考證認為,這表明少典是黃帝、炎帝兩個部落的始祖。
不過,史書上確有記載的典姓,源于歷朝歷代的官名。西周初年,周王設有典禮、典瑞、典書、典儀、典同、典祀、典命、典冠、典衣等官職;秦漢時期,朝廷又有典客、典倉署、典農中郎將、典郡書佐、典廄署、典事等職,這些官員的后代中有以祖先官職名稱為姓的,稱“典”氏。
比如,《禮記·春官》記載:“典瑞,掌玉瑞、玉器之藏,辨其名物。”典瑞是西周時期設置的官職,隸屬于春官府司,專職負責掌管玉瑞和玉器。這里所說的玉瑞,指周王或文武百官的私印和私符。在典瑞的后裔子孫中,有人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稱“典瑞氏”,后簡化為“典氏”或“瑞氏”。